[实用新型]塑胶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3989.9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嗣达;郑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优加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模具 浇注 系统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潜伏式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注塑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应用非常广泛。在注塑模具中潜浇口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如图1A、图1B所示,传统的潜浇口1’皆设计在动模仁10’上,主流道2’和分流道3’皆设置在动模仁10’上,这种潜浇口1’的设计有其不足的地方--容易刮出料屑,料屑停留在潜浇口1’处而后重新被带入新的一模产品内,容易造成产品不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刮料屑的塑胶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此处要学习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胶模具潜伏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潜浇口;所述的主流道通过分流道与潜浇口连通,潜浇口与型腔连通;所述的潜浇口的进口处具有一个直壁段,与该直壁段衔接的为圆弧段。
所述的主流道设置在动模仁上,分流道设置在定模仁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潜浇口的进口处具有一个直壁段,与该直壁段衔接的为大R角的圆弧段,这种结构可以辅助潜浇口顶出更容易而且不易刮出料屑。较好的改善料屑停留在潜浇口的问题,而且加工当中也可以更容易控制潜胶口的破口大小。此外,本实用新型将流道翻转到动模可以使得潜浇口看起来更均匀,冷流道更容易弯曲,多型腔的模具流道翻转到动模可以很好的控制模流平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习用潜浇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B图1A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胶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2和潜浇口3。
所述的主流道2通过分流道2与潜浇口3连通,潜浇口3与型腔连通。
所述的潜浇口3的进口处具有一个直壁段31,与该直壁段31衔接的为大R角的圆弧段32。
所述的主流道2设置在动模仁10上,分流道2设置在定模仁20上。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潜浇口的进口处具有一个直壁段和大R角的圆弧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优加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优加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3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针密封件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卡托密封件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