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4008.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检测 称重 输液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监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液监控系统一般为红外液面监控,红外液面监控技术通过对滴壶液面的检测实现对输液的监控,该技术完全无法检测液滴的滴速,因此只能发现滴空,并且对于停滴和阻塞等情况则完全无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液滴滴速检测精确,能有效保护患者安全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包括输液器,所述输液器包括吊瓶和滴壶,其还包括红外液滴检测装置、称重检测装置、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包括夹持器和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夹持器套设在所述滴壶的外部,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与所述滴壶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所述称重检测装置与所述吊瓶相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红外液滴检测装置、称重检测装置和报警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器包括相互围合的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所述滴壶位于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围合的内腔中,其中,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一侧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另一侧通过磁性件可分离式连接,以及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对称分布在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内侧壁上,并与所述滴壶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围合的内腔高度与所述滴壶的高度相适配。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输液架挂环,所述控制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中。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架挂环和外壳均采用ABS塑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液晶显示屏、操作按键和状态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器控制称重检测装置和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分别对吊瓶的重量变化和滴壶内的液滴滴速进行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滴速变化的反应速度,快速发现滴速的各种异常。并且,称重检测装置还可以对吊瓶的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区分出滴空和阻塞等不同状态。本发明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有效保护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的夹持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包括输液器1,输液器1包括吊瓶11和滴壶12,其还包括红外液滴检测装置3、称重检测装置4、控制器5和报警器6,红外液滴检测装置3包括夹持器31和红外对射传感器32,夹持器31用于夹持滴壶12,红外对射传感器32与滴壶12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称重检测装置4与吊瓶11相连接,并用于对吊瓶11的重量进行周期性检测,其中,控制器5还分别与红外液滴检测装置3、称重检测装置4和报警器6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器6用于滴速的各种异常时发出报警。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称重检测装置4和红外液滴检测装置3分别对吊瓶11的重量变化和滴壶12内的液滴滴速进行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滴速变化的反应速度,快速发现滴速的各种异常。并且,称重检测装置4还可以对吊瓶11的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区分出滴空和阻塞等不同状态。本发明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有效保护患者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波,未经吴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4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折弯机前翻板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弯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