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节拼装的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5179.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0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拼装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节拼装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工程领域,大直径、长尺寸的工程管道通常为焊接管道,由于原材料长度以及卷板机宽度所限,生产制造时需要预先卷制焊接成一段一段的管节,然后再将管节放置在专用焊接胎架上进行拼装和整体焊接,最终形成管道。
两段管节之间的拼装间隙调整是确保后续焊接质量的重要工序,其调整精度直接关系到焊接管道纵向焊缝以及环形焊缝的焊接质量,是焊缝完成后续无损检测合格的重要保证。
目前,在焊接管道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相邻两段管节的拼装过程通常如附图1所示:先用行车将需要拼装的两个管节100吊运到焊接胎架101上,然后在管节100外侧焊接手拉葫芦的定位板102,然后将四个手拉葫芦103的钩头104分别钩住管节100两侧端面,同一侧的两个钩头104通过钢丝绳连接,最后通过手拉葫芦103拉近钩头104来调整管节100之间的间隙,再进行点焊固定。此方法在实际施工时费时又费力,而且无法保证相邻管节100之间的间隙一次性调整到位,操作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简单、省时省力的用于管节拼装的调节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节拼装的调节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所述齿轮啮合,且能够在支座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条的左端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右端分别设有永磁铁;还包括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手柄。
优选地,所述齿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支座上,所述手柄与所述转轴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为杆状,所述手柄与转轴垂直设置,所述支座上以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工艺孔,与工艺孔配合的设有止回销;手柄转动时所述止回销能挡住手柄。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轴承,所述转轴安装在轴承中。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一滑杆平行设置且相固定,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二滑杆平行设置且相固定,所述永磁铁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铁分别铰接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节拼装的调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操作简单便捷,能够快速实现焊接管道制作过程中管节拼装的间隙调整,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2、本装置不仅适用于各规格大直径焊接管道的制作拼装,也适用于现场管道安装过程中类似间隙的快速调整,节省起重设备作业时间,节约起重设备台班,降低安装成本。
3、本装置在使用时两个同时使用,在相邻管节的两侧进行对称布置,能够均匀地调整大直径管节拼装过程中的各部位间隙,从而有效保证了焊道的宽窄统一,确保了焊缝成型美观和焊缝无损检测的合格率,提升管节拼装焊缝的焊接质量。
4、本装置在操作时只需要单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而且无需其他动力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管节拼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局部视图。
图中:
1支座 2齿轮
31 第一齿条 32 第二齿条
4永磁铁 5手柄
6转轴 71 第一滑杆
72 第二滑杆 11 工艺孔
12 止回销 61 轴承
100管节 101焊接胎架
102定位板 103手拉葫芦
104钩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5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板焊接旋转夹具
- 下一篇:超市防盗硬标签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