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复合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6509.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碧玉;朱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佳和纺织复合面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3/12;B32B15/02;B32B15/14;B32B33/00;B60N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座椅 复合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用于汽车座椅的面料大多结构简单,仅有真皮层和布料层粘结而成,在冬季使用时,真皮层会感觉很冰凉,进而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加热,结实耐用的复合面料。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面料,包括柔性网状导热层、所述柔性网状导热层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粘合有竹炭纤维层和真皮层,所述柔性网状导热层的另一侧由内向外依次粘合有铝箔层和无纺布层。
其中,所述柔性网状导热层有纵横编织的导电加热丝编制而成。
其中,所述真皮层的厚度为1500~2000微米。
其中,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500~800微米。
其中,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为600~80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柔性网状导热层、所述柔性网状导热层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粘合有竹炭纤维层和真皮层,所述柔性金属网导热层的另一侧由内向外依次粘合有铝箔层和无纺布层。以此结构设计的面料,可以将柔性网状导热层与外部加热装置相连接,对真皮层进行有效加热,并通过铝箔层的设置,起到较好的隔温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复合面料,包括柔性网状导热层1、所述柔性网状导热层1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粘合有竹炭纤维层2和真皮层3,所述柔性网状导热层1的另一层由内向外依次粘合有铝箔层4和无纺布层5。
所述柔性网状导热层1有纵横编织的导电加热丝编制而成,本实施例中导电加热丝可使用发热量较小的发热丝编织而成,在与外部加热装置连接后,能够对真皮层起到很好的加热效果,由于与真皮层3贴的比较近,因此使得加热快,能耗低,此外,在底部在设置一层厚度为500~800微米的铝箔层4,能够对柔性网状导热层1散发出的热量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竹炭纤维层2的设置,能够有效吸附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异味,有效净化车内空气。
无纺布层5的厚度为600~800微米,能够对铝箔层4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且无纺布还具有无毒、无异味、拨水、透气等诸多优点。能够对面料起到很好的防霉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佳和纺织复合面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佳和纺织复合面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6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情感评价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可扩展的基于日志的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