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管制弯的加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7503.9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3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法;柯拥军;金克;欧阳结高;李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泰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16 | 分类号: | B21D7/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铜管 加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管制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铜管制弯的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铜管制弯首先需要通过加热设备将铜管加热,然后在通过制弯设备进行制弯,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加热设备加热效果不好,铜管表面加热不均匀,对铜管制弯时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一种用于铜管制弯的加热设备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铜管制弯的加热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铜管制弯的加热设备,包括中频机,所述的中频机一侧面设有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通过输出连接座与中频机连接,所述的输出连接座与中频机的输出元件电连接,所述的中频机上还设有温度监测装置,所述的温度监测装置与中频机的电源电连接。
所述的加热管包括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
所述的输出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一加热管一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输出连接座上设有第二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的第二加热管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为螺旋状结构。
所述的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测温探头、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的测温探头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报警器也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处理器与中频机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的测温探头设置在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上,当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处理器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且处理器控制中频机电源断电。
所述的输出连接座与中频机之间还设有上下调节机构。
所述的上下调节机构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的滑块设置在输出连接座上,所述的滑轨设置在中频机上,所述的输出连接座通过滑块与中频机的滑轨配合实现上下运动。
还包括紧固调节机构,所述的紧固调节机构设置在滑轨上。
所述的紧固调节机构为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铜管制弯的加热设备,本产品的加热效果好,360度加热,使铜管表面加热均匀,便于铜管制弯,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铜管制弯的加热设备,包括中频机1,所述的中频机1一侧面设有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通过输出连接座2与中频机1连接,所述的输出连接座2与中频机1的输出元件电连接,所述的中频机1上还设有温度监测装置,所述的温度监测装置与中频机1的电源电连接。
所述的加热管包括第一加热管31和第二加热管32。
所述的输出连接座2上设有第一输出端11和第一输入端13,所述的第一加热管31一端与第一输出端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入端13连接。
所述的输出连接座2上设有第二输出端12和第二输入端14,所述的第二加热管32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1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输入端14连接。
所述的第一加热管31和第二加热管32均为螺旋状结构。
所述的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测温探头41、处理器42和报警器43,所述的测温探头41与处理器42电连接,所述的报警器43也与处理器42电连接,所述的处理器42与中频机1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的测温探头41设置在第一加热管31和第二加热管32上,当测温探头41测得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处理器42控制报警器43发出警报,且处理器42控制中频机1电源断电。
所述的输出连接座2与中频机1之间还设有上下调节机构5。
所述的上下调节机构5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的滑块设置在输出连接座2上,所述的滑轨设置在中频机1上,所述的输出连接座2通过滑块与中频机1的滑轨配合实现上下运动。
还包括紧固调节机构6,所述的紧固调节机构6设置在滑轨上。
所述的紧固调节机构6为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铜管制弯的加热设备,本产品的加热效果好,360度加热,使铜管表面加热均匀,便于铜管制弯,非常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泰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泰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7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叶窗自动调节系统以及方法
- 下一篇:气囊式自清理隔音百叶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