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标牌制作的冷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9871.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4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朱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合美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52 | 分类号: | B29C4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标牌 制作 冷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标牌制作的冷凝机。
背景技术
标牌在制作的时候,通过颜料倒于磨具中,通过热压后需要将发烫的磨具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是采用直接风冷,这种效率太慢,或者用水直接冲冷,这样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效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节约资源的用于标牌制作的冷凝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标牌制作的冷凝机,包括机体,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上设有气缸,所述机体上包括第一冷却板和置于第一冷却板上的第二冷却板,所述机体还包括用于固定气缸的固定架,所述气缸一端穿过固定架与第二冷却板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板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却板内设有第一冷却水道分别与第一进水口连接和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冷却板内设有第二冷却水道分别与第二进水口连接和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外接有与第二进水口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所述机体外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设有水泵与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外接有一端置于蓄水槽内的第二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体上设有气缸上下带动第二冷却板,使得第二冷却板能够与第一冷却板进行上下开合,便于标牌模具放置,然后通过第二冷却板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并通过外接的蓄水槽内置的泵进行抽水到第一进水口内,然后通过第一冷却水道进行循环,从而第一出水口流通第二进水口内,然后通过第二冷却通道内循环,从第二出水口出来,通过第二连接管回到蓄水槽内,完成一个循环,保证了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及通过这样的机器开合进行冷却配合上下冷却板进行冷却,能够充分提高了冷却速度,以及保证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均呈波浪形状或矩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均呈波浪形状或矩形状,使得第一冷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不同样式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充分与标牌模具充分接触,从而保证冷却的快速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冷却水道矩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冷却水道波浪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1、机体;102、固定架;201、气缸;301、第二冷却板;302、第一进水口;303、第一出水口;304、第一冷却水道;401、第一冷却板;402、第二进水口;403、第二出水口;501、第一连接管;601、第二连接管;701、蓄水槽;80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标牌制作的冷凝机,包括机体101,其特征是:所述机体101上设有气缸201,所述机体101上包括第一冷却板401和置于第一冷却板401上的第二冷却板301,所述机体101还包括用于固定气缸201的固定架102,所述气缸201一端穿过固定架102与第二冷却板301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板301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302和第一出水口303,所述第二冷却板301内设有第一冷却水道304分别与第一进水口302连接和第一出水口303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401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402和第二出水口403,所述第一冷却板401内设有第二冷却水道分别与第二进水口402连接和第二出水口403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303外接有与第二进水口402连接的第一连接管501,所述机体101外设有蓄水槽701,所述蓄水槽701内设有水泵801与第一进水口302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403外接有一端置于蓄水槽701内的第二连接管60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体101上设有气缸201上下带动第二冷却板301,使得第二冷却板301能够与第一冷却板401进行上下开合,便于标牌模具放置,然后通过第二冷却板301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302和第二出水口403,并通过外接的蓄水槽701内置的泵进行抽水到第一进水口302内,然后通过第一冷却水道304进行循环,从而第一出水口303流通第二进水口402内,然后通过第二冷却通道内循环,从第二出水口403出来,通过第二连接管601回到蓄水槽701内,完成一个循环,保证了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及通过这样的机器开合进行冷却配合上下冷却板进行冷却,能够充分提高了冷却速度,以及保证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合美商标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合美商标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9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