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玉米种子开沟种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1562.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安禄富;陶其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滇玉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8 | 分类号: | A01C7/08;A01C5/06;A01G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21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玉米种子 种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玉米种子开沟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粮食作物以及重要的饲料来源,为农业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玉米适合旱地生长,土质一般较硬,难以开垦。目前玉米的种植方式分为传统农户手工种植和大型农用机械种植。传统农户手工播种玉米种子是较小的农户一般采取的播种方式,通过使用传统的农业开垦工具和播种工具进行播种,此方式费时费力,需开沟之后才可种植种子,且依赖天气的因素很大,所述较大型的农业生产一般采取大型农用机械进行播种。目前,农用机械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大型农用机械飞速发展,但是大型农用机械仅仅适合平原地区或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使用。对于山地地形或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不适合大型农用机械,农户也无需购买昂贵的大型农用机械。所以急需一种同时进行开沟和播种且适用于多地形的玉米播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玉米种子开沟种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玉米种子开沟种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播种装置和开沟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包括车体、车轮、浇水装置、种子投料口和 挂钩,所述车体两侧通过轴承形式各安装有车轮,所述车体右侧连接有浇水装置,所述浇水装置包括注水口、输水管和喷水口,所述注水口底端通过焊接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底端通过焊接连接有喷水口,所述车体顶端安装有种子投料口,所述车体左侧连接有挂钩,所述播种装置通过螺丝和螺栓连接有开沟装置,所述开沟装置包括开沟刀具、挡土板和投料管,所述开沟刀具右侧通过焊接连接有挡土板,所述挡土板通过焊接连接有投料管,所述投料管包括第一投料管和第二投料管;其中,所述投料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厚度为0.4-0.5mm的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由外到里依序设置的含氟化合物层、加强层、底漆层和底基层。
优选的,所述车轮上设有V型凸起。
优选的,所述挂钩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开沟刀具为铧式开沟犁。
优选的,所述投料管底端设有弯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改进型玉米种子开沟种植装置,将开沟装置与播种装置结合在一起,减少了农户的工作强度,避免了先开沟再播种的情况,整个装置可以由农户家常有的小型拖拉机带动工作,简单方便,车轮上设有凸起,可以在行进过程中增大抓地力,种子投料口和注水口设在车体顶端,可以在耕作前事先将玉米种子和浇灌用水储存在里面,浇水装置的设计可以在开沟、播种完成后及时进行浇水,避免浇水工作的耽误,开沟刀具为铧式开沟犁,可以通过拖拉机的带动作用切开泥土,形成沟壑,此时种子会通过投料管 落入泥土中,而切开的泥土可以通过挡土板从装置的尾端掉落,从来实现了开沟、覆土同时进行,该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开沟、播种、覆土和浇灌,使得本来分开进行的玉米播种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大大减轻了小型农户的工作量;该改进型玉米种子开沟种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减少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磨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播种装置、21车体、22车轮、23浇水装置、24种子投料口、25挂钩、26注水口、27输水管、28喷水口、3开沟装置、31开沟刀具、32挡土板、33投料管、34第一投料管、35第二投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滇玉种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滇玉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1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