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软组织撑开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1598.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程细高;何丁文;邓见键;陈伟才;贾惊宇;吴添龙;殷明;高贵程;阮恢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细高;何丁文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56;A61B17/28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刚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软组织 撑开 | ||
1.一种改良的软组织撑开钳,其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钳臂以及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以及第二钳臂均呈圆弧段状,且圆弧段对应圆心角度为90度,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一端分别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一端外圆侧壁上,所述第一钳臂上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的一端与第二钳臂上连接所述第二手柄的一端相互交接,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上的内圆侧壁相互对应;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另一端分别向下弯折的设置有第一钳头以及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以及第二钳头与所述第一钳臂及第二钳臂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130-140度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软组织撑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以及第二钳头与所述第一钳臂及第二钳臂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135度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软组织撑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及第二钳头上与所述第一钳臂及第二钳臂对应的另一端均卷曲有挂钩,且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上的挂钩对应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软组织撑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上与第二钳臂铰接的一段设置有一圆形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与第一铰接臂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圆形的铰接板中心开设有铰接孔,所述第二钳臂上与第一钳臂铰接的一段设置有两片圆形的铰接夹板,所述两片铰接夹板均与第二铰接臂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两片铰接夹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铰接板的厚度相匹配,所述两片铰接夹板的圆心位置均相互对应的凸设有同轴的铰轴,所述铰轴的直径与所述铰接孔的孔径相匹配,所述铰接板同轴的夹设在所述两片铰接夹板之间,所述两片铰接夹板上的两个铰轴分别自所述铰接板的两侧同轴的插入所述铰接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软组织撑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上与所述第二手柄对应的一侧开设有一铰接槽,所述第二手柄上与所述铰接槽对应的开设有一通过槽孔,所述通过槽孔中可相对滑动的穿设有一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槽中,所述通过槽孔中与所述齿条板上的棘齿对应的一侧孔壁上凸设有卡齿,所述第一手柄上位于所述铰接槽的槽口边缘与所述齿条板上的棘齿相背的一侧固定装设有一压簧,所述压簧压持在所述齿条板上与棘齿相背的一侧,所述棘齿可对应卡持在所述通过槽孔中的卡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软组织撑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板上与所述第一手柄铰接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细高;何丁文,未经程细高;何丁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15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平板电脑
- 下一篇:电力通道综合监控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