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4700.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6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诚;宋豫晓;帅燕珍;巫春兰;胡胜利;简子庆;陈炜;林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嘉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输液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液管中只有一个墨菲氏管液体输入通孔,液体输入通孔连接一条液体输入干路,液体输入干路另一端连接多条液体输入支路,使得不同药液在共用的液体输入干路或液体输入支路口混合,产生不良化学反应,危害人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液体输入支路独立、药液直接进入墨菲氏管的新型输液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输液管,包括有墨菲氏管1,所述墨菲氏管1一端设有多个液体输入通孔2,所述输入通孔2连接有输液管输入支路3,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3另一端设置有输液袋接头4,所述墨菲氏管1另一端设有一个液体输出通孔5,所述液体输出通孔5连接有输液管输出干路6,所述输液管输出干路6上设有气泡过滤器7。
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3穿过液体输入通孔2伸入到墨菲氏管1内。
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3伸入墨菲氏管1的长度为1-3mm。
所述液体输入通孔2个数为2个或3个。
所述输液袋接头4上设有排气孔41。
所述输液管输出干路6的长度为2-10cm。
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1的直径为3.8-4.2mm。
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1、输液管输出干路6均为柔性PVC管或柔性硅胶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使液体输入支路独立,使液体输入支路的药液直接进行墨菲氏管中,避免了不同药液在共用的液体输入干路或液体输入支路口混合,产生不良化学反应的危险,也利于分别观察输液滴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墨菲氏管液体输入通孔示意图;
图3为现有输液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3所示,为现有的输液管,墨菲氏管1只设置有一个液体输入通孔2,液体输入通孔2连接有液体输入干路,液体输入干路另一端连接有多条输液管输入支路3,因此使得液体输入干路和输液管输入支路3输出口处残留输送的药液,而随后输送的药液会与残留药液在液体输入干路上和液体输入支路3输出口处混合,产生不良化学反应,进入人体后危害人体。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输液管,包括有墨菲氏管1,所述墨菲氏管1一端设有多个液体输入通孔2,所述输入通孔2连接有输液管输入支路3,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3另一端设置有输液袋接头4,所述墨菲氏管1另一端设有一个液体输出通孔5,所述液体输出通孔5连接有输液管输出干路6,所 述输液管输出干路6上设有气泡过滤器7,使输液管输入支路3独立,将药液直接输入到墨菲氏管1中,避免了不同药液之间的混合,产生不良化学反应造成危险。
其中,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3穿过液体输入通孔2伸入到墨菲氏管1内,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3伸入墨菲氏管1的长度为1-3mm,更好地避免了不同药液之间的混合
如图2所示,所述液体输入通孔2个数为2个或3个,可以同时连接两种或三种不同药液,并按顺序输液,同时也利于分别观察滴速。
其中,所述输液袋接头4上设有排气孔41,排除插接时输液袋产生的气泡,所述输液管输出干路6长度为2-10cm,气泡过滤器7有效的排除换液过程中混入的气泡,提高使用安全性,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3的直径为3.8-4.2mm,所述输液管输入支路3、输液管输出干路6均为柔性PVC管或柔性硅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嘉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嘉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4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