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防工程的安全保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5489.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发;赵福祥;施久奎;洪艳;朱婉蓉;廖英华;杨亚;李丽;蔡国良;周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12 | 分类号: | E04H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防工程 安全 保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保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人防的工程的安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
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震惊了全世界,救援现场也暴露了许多问题,现在大多数建筑只是拥有简单的地下室或停车场,安全保障装置缺乏,不能很好应对突发灾害,针对现在存在的缺陷,有必要设计一种人防工程的安全保障装置来改善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人防工程的安全保障装置,能够使内部环境监测方便,可靠性好,结构简单,适合于人们对于突然灾难暂时躲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人防工程的安全保障装置,包括地下层、人防室、供电室、地下水井、排水管、交流电源和远程监控计算机,所述地下层内设置有人防室和供电室;所述人防室上端穿设有第一雨水排水管和第二雨水排水管,第一雨水排水管的第一侧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雨水排水管下端的第一下支管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与第一雨水排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一雨水排水管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雨水排水管的第二侧排水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二雨水排水管上的第二下支管连接有吸风机,吸风机与第二雨水排水管之间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第二雨水排水管上的第三下支管连接有存水池和净水器,净水器与第二雨水排水管之间设置有第六电磁阀,第二雨水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第二雨水排水管下端与水泵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二雨水排水管内壁设置有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人防室顶部设置有红外线测距仪、位移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人防室顶角处设置有摄像头,人防室地面上设置有第三湿度传感器;人防室内设置有控制器,人防室侧壁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供电室四周的墙壁为加厚墙壁,供电室内设置有柴油发电机,所述人防室地面上还设置有地下水井和排水管,水泵位于地下水井内。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pH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仪、位移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摄像头、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三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水泵、抽风机、吸风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人防室外部的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源接口分别与柴油发电机和交流电源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人防室和供电室之间设置有安全门;所述存水池内设置有pH传感器;所述第五电磁阀位于第二下支管与第三下支管之间,第七电磁阀位于第三下支管与水泵之间,第二湿度传感器位于第五电磁阀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排水管和第二侧排水管和市政排水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设置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抽风机和吸风机,可以使得人们在内部短暂居住时,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设置有柴油发电机和交流电源,可以方便给人防室提供电能,在交流电源受损的情况下,柴油发电机仍然可以进行发电,满足人们用电需求;设置有地下水井、第二雨水排水管、水泵、存水池和净水器,很好解决了人们水源需求;人防室内部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对人防室内部环境进行监控;设置有红外线测距仪和位移传感器,若人防室顶部移动距离超出范围,可以预先给人们以提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防工程的安全保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防工程的安全保障装置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5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