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降温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6226.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李文甲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25527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降温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降温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物料反应过程中,经常会大量地释放出热量,通常放热的过程是持续的过程了,为了不影响设备的使用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不影响反应过程,需要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主要的降温方式是通过热传递,但是没有一种快速有效全面的降温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降温反应釜。
一种快速降温反应釜,包括罐体、旋转轴、搅拌叶,所述罐体为横卧式,为双层,罐体底部设置支撑,罐体左侧中间设置传动机一,右侧中间设置传动机二,罐体顶部左侧设置进料口,罐体底部中间设置出料口,罐体外侧设置保温壳体,所述旋转轴水平设置于罐体内部,左端连接传动机一,所述搅拌叶设置于旋转轴上,所述保温壳体右侧上方设置进液口,右侧下方设置出液口,所述传动机二连接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为侧卧式,且旋转轴连接传递机一在旋转的同时,罐体连接传动轴二也在旋转,同时旋转能够使罐体内的物料充分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尽快散开,并与罐体外侧的冷却液进行热量传递,能够更快冷却。
本实用新型罐体为双层,能够保证罐体内侧高温,外侧低温的情况下不至于损坏,保证罐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叶等距离设置于旋转轴上,至少四组,每组至少四片。
本实用新型罐体内的搅拌叶为桨叶形,且搅拌叶不少于四组,能够保证搅拌的强度使物料充分混合充分反应,使搅拌更加充分,节约时间,同时能够使物料反应的热量充分散发并与罐体外的冷却液进行充分接触,快速置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罐体旋转方向与旋转轴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与旋转轴旋转方向相反,能够使罐体内的物料混合速度加倍,更快地释放热量,同时罐体反向旋转使较冷的罐体及时与较热的物料接触,尽快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罐体旋转速度小于旋转轴旋转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旋转速度较慢,能够使冷却下来的罐体与物料进行充分的热量传递,而旋转轴的转速较快,主要为了物料的充分混合反应从而大量释放热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罐体厚度小于保温壳体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厚度较薄,在保护罐体的前提下能够进行热量传递,而保温壳体厚度较厚,主要是避免保温壳体内的低温冷却液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保证罐体内物料能够快速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反应釜,罐体连接传动机二,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罐体外设置保温壳体,保温壳体内主要为冷却液,在旋转过程中物料与冷却液接触,尽快降温,降温快速,且降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罐体,2.旋转轴,3.搅拌叶,4.支撑,5.传动机一,6.传动机二,7.进料口,8.出料口,9.保温壳体,10.进液口,11.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一种快速降温反应釜,包括罐体1、旋转轴2、搅拌叶3,所述罐体1为横卧式,为双层,罐体1底部设置支撑4,罐体1左侧中间设置传动机一5,右侧中间设置传动机二6,罐体1顶部左侧设置进料口7,罐体1底部中间设置出料口8,罐体1外侧设置保温壳体9,所述旋转轴2水平设置于罐体1内部,左端连接传动机一5,所述搅拌叶3设置于旋转轴2上,所述保温壳体9右侧上方设置进液口10,右侧下方设置出液口11,所述传动机二6连接罐体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为侧卧式,且旋转轴2连接传递机一在旋转的同时,罐体1连接传动轴二也在旋转,同时旋转能够使罐体1内的物料充分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尽快散开,并与罐体1外侧的冷却液进行热量传递,能够更快冷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罐体1为双层,能够保证罐体1内侧高温,外侧低温的情况下不至于损坏,保证罐体1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李文甲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李文甲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6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热反应装置
- 下一篇:可消泡的颜料制备试验用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