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艾灸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6679.0 | 申请日: | 201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瑜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艾灸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艾灸器具,属于艾灸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着艾灸治疗被广泛传播,艾灸器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其中就包含了艾灸盒,现有的艾灸盒内部只有一根艾柱插接针,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燃烧中的艾段脱落,产生烫伤的危险,现有的艾灸盒的上盖是通过螺母将其固定在盒体上,调节吸氧孔的大小需要松动螺母来进行调节,使用起来极不方便,由于内部放置的是点燃后的艾灸药物,使艾灸盒的外部触摸时会很烫,人们在旋转上盖调节温度时容易产生烫伤,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艾灸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艾灸器具,它包含盒体、第一吸氧孔、第一卡槽、上盖、第一卡键、透气孔、防烫条、第二吸氧孔、底座、第二卡槽、第二卡键,盒体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数个第一吸氧孔,盒体的顶部中间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盒体的顶部安装有上盖,上盖的内侧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盒体的顶部中间两侧的第一卡槽相卡接的第一卡键,上盖上对应盒体顶部的数个第一吸氧孔的位置设置有数个透气孔,盒体与上盖的两侧面上均粘贴有防烫条,其中盒体的另外两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数个第二吸氧孔,盒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盒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槽,底座的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卡槽相卡接的第二卡键。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艾段插接针、第二艾段插接针和艾段固定装置,其中第一艾段插接针和第二艾段插接针通过数个固定件固定在底座的内部中间位置,第一艾段插接针和第二艾段插接针为平行结构设计,第一艾段插接针和第二艾段插接针的之间位于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姜片固定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金属网,底座的外部底面上设置有数个艾灸药物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造型新颖独特,将上盖与盒体之间采用卡槽与卡键相卡接,通过旋转上盖就可以调节吸氧孔的大小,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在上盖和盒体的外侧面上粘贴防烫条,在调节上盖时可以起到防烫的作用,通过在底座内设置双插针结构,插接艾灸药品时起到双保险作用,可以防止艾段等艾灸药物脱落,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防烫条的粘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氧孔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氧孔关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1-盒体;2-第一吸氧孔;3-第一卡槽;4-上盖;5-第一卡键;6-透气孔;7-防烫条;8-第二吸氧孔;9-底座;9-1-第一艾段插接针;9-2-第二艾段插接针;9-3-艾段固定装置;9-4-固定件;9-5-姜片固定装置;9-6-金属网;9-7-艾灸药物排出口;10-第二卡槽;11-第二卡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瑜,未经张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6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