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液脉动缓冲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7374.1 | 申请日: | 201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秦永舜;郝晓峰;于宏志;鲁守卫;贺燕铭;田安民;陈桂祥;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8 | 分类号: | F16H57/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动 缓冲 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液脉动缓冲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每年增长率越来越高,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低油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汽车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也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变速箱的NVH水平直接影响到客户对整车的评价,所以人们对变速箱的NVH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变速箱油泵是变速箱冷却的重要部件,它的脉动噪声也直接影响整车的NVH评价。自动变速器油泵,主动和从动的转速不同,工作腔的容积由小变大,形成局部真空,将液压油从吸油口吸入,工作腔容积由大变小,液压油从出油口排出。油泵不停转动,使液压油通过油管进入冷却系统,都将引起油管中油压脉动和油压脉动噪声。
现有的油压脉动缓冲装置的压力调节单元精度不高,若其脉动压力调节单元出现故障会导致这个油压脉动缓冲装置工作失效,并出现润滑油泄露的风险;同时该油压脉动缓冲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高,装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液脉动缓冲装置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的油压脉动缓冲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装配困难,且在其脉动压力调节单元出现故障时会导致该油压脉动缓冲装置工作失效,并出现润滑油泄露的风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液脉动缓冲装置,包括:
具有一容置腔的装置本体;
所述容置腔中设置有一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将所述容置腔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油液管路中的油液由第一开孔流入所述第一腔体,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从所述第一腔体中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相对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的中心连线不与油液的流动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的四周边缘分别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延伸形成一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用于与所述油液管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通过卡接方式与所述油液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液脉动缓冲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固定所述分隔部件的卡槽结构,其中,所述分隔部件的边缘粘合固定在所述卡槽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件为具有弹性的塑胶材质。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油液脉动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采用分隔部件将容置腔分为空气室和油液室,当流经油液室的油液脉动较大时,可以实现对空气室的空气的压缩,进而可以增加油液室的体积,以此将油压脉动峰值吸收,此种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油压脉动和油压脉动噪声。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液脉动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固定分隔部件的卡槽结构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油液脉动缓冲装置;110-装置本体;120-分隔部件;130-第一腔体;140-第二腔体;150-凸起结构;160-卡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油压脉动缓冲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装配困难,且在其脉动压力调节单元出现故障时会导致该油压脉动缓冲装置工作失效,并出现润滑油泄露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油液脉动缓冲装置及汽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液脉动缓冲装置100,包括:
具有一容置腔的装置本体110;
所述容置腔中设置有一分隔部件120,所述分隔部件120将所述容置腔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130和第二腔体140;
所述装置本体110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开孔(图中未示出),油液管路中的油液由第一开孔流入所述第一腔体130,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从所述第一腔体130中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7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变速箱排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变矩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