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传感器及指纹识别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7386.4 | 申请日: | 201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9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白安鹏;马炳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琼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传感器 指纹识别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指纹传感器及指纹识别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指纹传感器指纹识别探头在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过程中,由于受热膨胀不同,指纹识别探头的接点与柔性电路板接点连接的过程中会发生错位,当接点间距过密时,指纹识别探头的接点难以与柔性电路板上的接点准确导通,因此,导致无法制成接点间隔小、分辨率高的指纹传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指纹传感器及指纹识别模组。
一种指纹传感器,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电极,所述基板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电性连接;及
指纹识别探头,所述指纹识别探头设置在所述上表面,所述指纹识别探头包括第三连接电极,所述第三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性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三连接电极对应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上表面的正投影围绕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分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探头包括:
压电层,所述压电层包括压电柱阵列;
形成在所述压电层上方的多条接收极线,每条所述接收极线与对应一列所述压电柱连接,所述接收极线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三连接电极;及
形成在所述压电层下方的多条发射极线,每条所述发射极线与对应一行所述压电柱连接,所述发射极线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三连接电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传感器还包括:
引线,所述引线贯穿所述基板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及所述第二连接电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传感器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下表面的基板加强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加强板避让所述第二连接电极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包括:
软硬结合电路板,所述软硬结合电路板包括刚性部及与所述刚性部连接的柔性部;所述指纹识别探头设置在所述刚性部的上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电极设置在所述柔性部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指纹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指纹传感器及指纹识别模组,将指纹识别探头的第三连接电极通过基板的第一连接电极导通至第二连接电极,扩大了指纹识别探头连接电极的分布空间,进而使得第二连接电极与控制芯片的柔性电路板的接点可准确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电极间隔小、高分辨率的指纹传感器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指纹传感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电层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电柱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发射极线及接收极线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电层制造工艺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三连接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三连接电极排布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施方式的上保护层及下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施方式的基板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实施方式的指纹传感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电极的分布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电极的分布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基板加强版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指纹传感器100、基板10、刚性部11、第一连接电极12、柔性部13、第二连接电极14、指纹识别探头20、压电层21、压电柱211、填充物212、第三连接电极22、接收极线23、上保护层231、发射极线25、下保护层251、引线30、基板加强板40、指纹识别模组100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7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传感器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超声波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