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杆防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8459.1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伟;胡俊生;铁成军;刘伟;唐伟;郑伟;刘辉林;许声瑞;包立军;杨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鼎和源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杆 防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工业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油水井抽油杆防腐的抽油杆防腐器。
背景技术
在石化领域,金属的腐蚀问题尤为突出,金属的腐蚀对各油气田的开发和生产影响十分严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油、套管及抽油杆的腐蚀。抽油杆的腐蚀严重影响抽油杆的寿命,腐蚀严重导致抽油杆断脱现象,会加大原油生产成本。油田生产中管杆占总投资60-75%,井下管、杆、泵等因腐蚀造成作业周期缩短,腐蚀是井下设备损坏报废的主要原因,给油田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油水井的地下设备和管杆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金属,都浸泡在地下水或井液等电解质溶液中(因地下水或井液矿化度比较高,离子含量很大,属电解质溶液),所以由于金属表面发生原电池作用而引起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油水井腐蚀的主要根源。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抽油杆始终处于易腐蚀的环境中。抽油杆处于动态的受力环境,有受到流体和磨粒的作用,使抽油杆腐蚀加剧易产生腐蚀疲劳。随着油田开发,井液含水量上升,当抽油杆表面出现小裂纹时,井液充满裂纹,从而形成电化学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抽油杆的腐蚀,防止抽油杆腐蚀断脱,延长抽油杆寿命的抽油杆防腐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抽油杆防腐器,包括抽油杆短节和与所述抽油杆短节通过螺纹连接的耐磨接箍,所述抽油杆短节上套设有合金筒,所述合金筒外套设有保护罩;
所述合金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扶正体和第二扶正体,所述第一扶正体和第二扶正体均套设于所述抽油杆短节上;
所述抽油杆短节上连接有锁定螺母,所述锁定螺母设于所述第一扶正体与耐磨接箍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接箍外表面涂覆有AOC-160耐磨耐蚀减磨层。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螺母为六角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正体为外表面包覆有碳钎维复合材料的尼龙扶正套。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筒为采用金属镁、金属锌、金属铝和金属铬制成的合金筒。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为表面开有通孔的金属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扶正体为外表面包覆有碳钎维复合材料的尼龙扶正套。
进一步地,所述抽油杆短节远离耐磨接箍的一端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用于所述第二扶正体沿抽油杆短节移动时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抽油杆,置在井筒的电解质溶液中,合金筒与抽油杆原腐蚀电池成了一个新的宏观电池,合金筒作为新电池的阳极,易被腐蚀的抽油杆作为阴极,阳极不断向被保护的抽油杆提供阴极电流,对抽油杆进行阴极极化,原抽油杆的腐蚀电池作用被迫停止,从根本上抵制了抽油杆的电化学腐蚀。随着电流的不断流动,阳极金属筒不断被消耗掉。当阳极金属筒消耗完后抽油杆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因此可实现延缓抽油杆腐蚀,保护抽油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防腐器的合金筒和保护罩通过第一扶正体和第二扶正体固定套设于抽油杆短节外,第一扶正体通过锁定螺母限定上下移动位置;保护罩防止合金筒中的阳极金属在溶解腐蚀过程发生大块掉落现象;第一扶正体和第二扶正体既固定合金筒和保护罩,又具有抽油杆扶正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抽油杆防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耐磨接箍; 2、锁定螺母;3、第一扶正体;4、合金筒;5、保护罩; 6、第二扶正体;7、抽油杆短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鼎和源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鼎和源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8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