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牙齿正畸的单根前牙转矩簧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9378.3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3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祝东波;武广增;李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东波 |
主分类号: | A61C7/02 | 分类号: | A61C7/02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4 | 代理人: | 蔡大盛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常德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牙齿 单根前牙 转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牙齿正畸的单根前牙转矩簧,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儿童在长牙期间,因多种原因常出现个别畸形牙齿,特别是儿童口腔的前牙区常长出多生牙,或其它原因还高位萌生导致根形外露,牙冠内倾。需要进行矫治,否则既影响进食时的咀嚼,又影响美观。目前,各医院对这种牙齿矫治的方法有:
(1)传统矫正器配合圆丝,方丝排齐,再给方丝局部加大正转矩,从而达到单根前牙转矩的目的;
(2)选择带转矩托槽,使单根前牙在方丝的作用下,发生正转矩。
这两种方法在临床正畸中,均不易取得较好的疗效。它不但治疗时间长,费用高,还会给患者带来难言的痛苦和诸多不便,广大牙科医生和需要矫治牙齿的患者,迫切需要有一种疗效好,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且矫治期短的专用矫治工具。用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牙齿正畸手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牙齿正畸的单根前牙转矩簧,用以满足广大牙科医生和牙病患者的迫切愿望,提高牙齿的正畸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设计人在牙科的临床治疗中,经过长期的研究、分析和实验,最后终于研制出一种用于牙齿正畸的单根前牙转矩簧的技术方案;该用于牙齿正畸的单根前牙转矩簧,由一根澳丝体弯制而成,它的特点是:
1、在所述澳丝体的中部设有垂直面的竖直弹簧圈,该弹簧圈是弯制而成,弹簧圈的根部设有交叉体,在澳丝体的竖直弹簧圈两侧设有力臂,在澳丝体的力臂两端设有弯钩形挂钩;
2、所述澳丝体的直径为0.014、0.016或0.018英寸;
3、所述竖直弹簧圈为360°的1-2个圆圈,圆圈的直径为3-10mm;
4、所述竖直弹簧圈是与力臂平面成垂直关系,用以产生微妙的杠杆式转矩力;
5、所述垂直向竖直弹簧圈及平面上的双侧力臂和弯钩形挂钩是多次弯曲形成;
6、在所述澳丝体弹簧圈的两端根部设有交叉体,用以增加弹簧圈的弹性力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特点和进步:1、由于采用一根澳丝体弯制而成,因此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立体感,又由于采用竖直弹簧圈,能产生旋转转动力,使前牙切端向唇转动,牙颈部连同牙根向腭方向转动,从而巧妙地解决正畸中单根前牙正转矩转动的问题,其转矩簧力量大小可根据所需加大交叉体与该牙上托槽结扎其松紧度,来管控,调节力度大小;
2、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有交叉体,在手术中按压该交叉体即可发生向上抬起的弹性变形,其力量直接,具有物理性和科学性;
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单根前牙转矩簧,该转矩簧在结扎丝结扎托槽与交叉体后,立即产生交叉体带动托槽及整个牙冠向唇上的物理作用,弹簧圈对牙颈部连同牙根则形成强有力按压物理作用力,然而在该力的作用下牙颈部连同牙根向腭侧转动,牙冠切端向唇侧转动的原理,巧妙地解决了正畸临床中单根前牙转矩问题,因此,它安装方便,能减少治疗时间长,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诸多不便,提高矫治牙齿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弹簧圈,2、澳丝体,3、力臂,4、挂钩,5交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在一根直径为0.014英寸的澳丝体2中部设有垂直面的竖直弹簧圈1,该弹簧圈是弯制成的一个圆圈形,弹簧圈的直径为3 mm,在弹簧圈的两端根部设有交叉体5,在澳丝体2的竖直弹簧圈1两侧设有力 臂3,该力臂3折弯成矩形状,在力臂3的末端设有弯钩形的挂钩4。
实施例2:在一根直径为0.016英寸的澳丝体2中部设有垂直面的竖直弹簧圈1,该弹簧圈是弯制成的1.5个圆圈形,弹簧圈的直径为5 mm,在弹簧圈的两端根部设有交叉体5,在澳丝体2的竖直弹簧圈1两侧设有力 臂3,该力臂3折弯成矩形状,在力臂3的末端设有弯钩形的挂钩4。
实施例3:在一根直径为0.018英寸的澳丝体2中部设有垂直面的竖直弹簧圈1,该弹簧圈是弯制成的两个圆圈形,弹簧圈 的直径为10 mm,在弹簧圈的两端根部设有交叉体5,在澳丝体2的竖直弹簧圈1两侧设有力 臂3,该力臂3折弯成矩形状,在力臂3的末端设有弯钩形的挂钩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东波,未经祝东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9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