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扳手传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2038.6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引卫;薛梦轩;李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扳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机械制造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扳手传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机械制造装配生产中,通常使用的是套筒或重型套筒,而常规的重型套筒,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给气扳手“伸长”量,可在一些复杂工况,或竖直方向上操作空间较窄的工作环境中,常规的套筒,(尤其是重型套筒)显得很鸡肋,使用时,要么套筒很难插到目标螺栓上;要么套筒插进去时,套筒卡死,很难转动;要么强行使用,造成周边零件磨损;要么使用完毕后,套筒卡在零件中,很难取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扳手传扭装置,不仅在竖直方向上给气扳手“伸长”量,更是在水平方向上给气扳手“伸长”量,给操作更多的自由度,使套筒很容易插进目标螺栓,不会卡死,同时套筒工作正常,不受影响,不会造成周围零件磨损,使用完毕后,套筒易取出,给予工人师傅更多的便利,节省工时、力气,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扳手传扭装置,包括外壳8,外壳8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输入套筒1,输入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与气扳手配合的凹槽一3,输入套筒的另一端固定有齿轮一4,齿轮一4与设置在外壳8内腔的传送带5的一端啮合,传送带5的另一端与齿轮二6啮合,齿轮二6固定在输出套筒2的一端,输出套筒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目标螺栓配合的凹槽二7。
所述的凹槽一3和凹槽二7的四周设置有倒圆角。
所述的传送带5的内侧设置有锯齿状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不仅在竖直方向上给气扳手“伸长”量,更是在水平方向上给气扳手“伸长”量,给操作师傅更多的自由度。
2、使套筒很容易插进目标螺栓,不会卡死,同时套筒工作正常,不受影响,不会造成周围零件磨损,使用完毕后,套筒易取出,给予工人师傅更多的便利,节省工时、力气,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叙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气扳手传扭装置,包括外壳8,外壳8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输入套筒1,输入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与气扳手配合的凹槽一3,输入套筒的另一端固定有齿轮一4,齿轮一4与设置在外壳8内腔的传送带5的一端啮合,传送带5的另一端与齿轮二6啮合,齿轮二6固定在输出套筒2的一端,输出套筒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目标螺栓配合的凹槽二7。
所述的凹槽一3和凹槽二7的四周设置有倒圆角。
所述的传送带5的内侧设置有锯齿状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气扳手与凹槽一3配合,气扳手的扭矩输入带动输入套筒1转动,然后通过传送带5将扭矩传递给输出套筒3,输出套筒3将扭矩输出给目标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2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声学空间中的音频回放调度
- 下一篇:一种音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