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身姿矫形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4035.6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4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胡侦明;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嵘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何龙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姿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身姿矫形带。
背景技术
很多脊柱侧弯与遗传有关,但现在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比例上升可能与孩子长期姿势不良和身体过度负重有关。目前中小学生功课繁重,书包越来越沉,加上体育锻炼越来越少,肌肉韧带力量不够,长期在某个肩膀上负重会直接影响脊柱正常状态和功能。另外,现代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后,孩子体格发育比过去明显高大,但部分学校内的课桌板凳仍然保持原先的高度,没有及时根据孩子身高变化作相应调整。
传统的用于矫正身姿的设备有背背佳,能够防止脊柱变形、预防近视加深、缓解肢体疲劳。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用于矫正身姿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
针对身姿变形较大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效果,且矫正效果差,不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同时,对于身姿变形小的使用者不会有矫正效果,没有治疗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身姿矫形带,以改善传统的身姿矫形带结构单一使用范围小,矫正的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身姿矫形带,其包括肩带、背带、腰带以及支撑条,其中:
所述肩带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肩带分别安装在所述背带上,两根所述肩带沿所述背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根所述肩带的远离所述背带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腰带连接于所述背带,所述腰带用于绕设在人体的腰部;所述支撑条安装于所述背带内,所述铝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背带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条的端部伸入所述腰带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条沿所述背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根所述支撑条以所述背带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设置为铝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铝条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背带内设置有两个通孔,每根所述支撑条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内,且每根所述支撑条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背带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腰带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控制所述通孔的端口开启或者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置为条形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条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背带包括贴合于人体背部的第一背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背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背面,所述卡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背面的一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背带上设置有供所述肩带穿过的扣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两根所述腰带远离所述背带的端部通过魔术贴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姿矫形带,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制造成本低,同时,身姿矫形带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机械拉力对使用者的背部曲线进行矫正,矫正的效果好,能够对身姿变形大或者身姿变形小的使用者进行矫正,使用的范围广,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身姿矫形带,包括肩带、背带以及腰带,肩带和腰带都连接在背带上,使用过程中,背带贴合在使用者的背部,肩带有两根,每根肩带分别从背部往肩部绕过腋下再绕过背部到肚脐的部位后进行连接,两根肩带的端部为可拆卸了连接,便于使用和拆卸,操作方便灵活。在肩带绕设过程中,肩带穿过了背部再绕回到身体的前侧,通过肩部施力,能够对背部进行压迫,即采用机械力进行矫正。同时,在背带内安装有支撑条,支撑条贴合在人体的背部,对人体的背部起到了支撑作用,能够有效辅助背带对人体的背部曲线进行矫正,矫正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身姿矫形带的结构图(肩带未连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身姿矫形带的结构图(肩带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带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条的结构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嵘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嵘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4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