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5355.3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3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唐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炭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邹秋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锅。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物的吃法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很多人们都喜欢吃干锅菜。而现在使用的干锅的锅体往往较深,而且锅体底部没有弧度设置。因而导致热量在锅体底部集中,但是难以传送到锅体中上部。因此不但加热耗时,还容易导致食物在锅体底部粘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导热容易、加热快速且不易在锅体底部发生食物粘结的干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干锅,包括锅沿、锅底和侧壁,所述锅沿由所述侧壁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所述侧壁与所述锅底成钝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锅中,所述锅底包括边缘部和中央部,所述中央部位于所述锅底的中央位置且平行于水平面,所述边缘部邻接所述侧壁,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侧壁之间的第一夹角为钝角,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中央部之间的第二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锅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10-170度;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50-175度;所述侧壁的长度范围为1-10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锅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20-150度,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65-170度;所述侧壁的长度范围为2-6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锅中,所述锅沿(1)的两侧设置凸起的侧耳(11)。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锅中,所述干锅是由不锈钢锅沿、不锈钢锅底和不锈钢侧壁一体成型的不锈钢干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锅中,所述中央部的外周设置中央沟道;所述边缘部上设置多个连接所述侧壁和所述中央沟道的边缘沟道。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锅中,所述边缘部包括围绕所述中央沟道等角度设置的多组边缘沟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干锅,包括锅沿、锅底和侧壁,所述锅沿由所述侧壁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所述锅底包括边缘部和中央部,所述中央部位于所述锅底的中央位置且平行于水平面,所述边缘部邻接所述侧壁,所述中央部的外周设置中央沟道;所述边缘部上设置多个连接所述侧壁和所述中央沟道的边缘沟道;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侧壁之间的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20-150度,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中央部之间的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65-170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锅中,所述锅沿的两侧设置凸起的侧耳,所述侧壁的长度范围为2-6厘米;所述干锅是由不锈钢锅沿、不锈钢锅底和不锈钢侧壁一体成型的不锈钢干锅。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干锅,由于所述侧壁与所述锅底成钝角设置,热量容易沿着侧壁从锅底传送,因此导热容易、加热快速且不易在锅体底部发生食物粘结。更进一步地,锅底通过沟道分为水平的中央部和倾斜的边缘部,有利于食物中油脂,汤水的聚集,从而进一步加快加热速度,并且防止食物在与燃料最近的底部粘结。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干锅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干锅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炭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炭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5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