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5518.8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钟龙飞;姚帆;潘喆;林东昇;何明芳;林圆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B62M9/16;B60B1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条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现在自行车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日趋受到人们的欢迎,它不但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堵塞情况,又可以在任何道路上行驶,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做为常用的代步和健身工具,现有的自行车结构普遍单一化,其中自行车上的辐条自从1791年自行车诞生以来就存在,辐条一旦损坏维修就极为麻烦,有时候坐在行驶中的双座自行车后座的乘客还会因为不小心导致脚后跟被辐条卷入导致受伤,或者行驶过程中长条物件卡进车轮导致安全隐患。在高硬度车圈的出现后,用来保护、调整车圈水平面的辐条就开始显得落后,只剩下以传动为主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辐条损坏维修麻烦,行驶中的双座自行车后座的乘客会因为不小心导致脚后跟被辐条卷入导致受伤,或者行驶过程中长条物件卡进车轮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包括:轮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轮架上,包括脚踏曲柄、前链轮、后链轮和驱动齿轮,所述脚踏曲柄与前链轮同轴设在,所述前链轮与后链轮之间通过齿形带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后链轮设在同一转轴上;无辐条车轮装置,所述无辐条车轮装置可转动的设在轮架上,包括齿圈,所述驱动齿轮设在齿圈内,所述齿圈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固定装置,包括滚轮组件和固定板,所述无辐条车轮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轮架上,所述滚轮组件设在固定板之间,所述滚轮组件位于齿圈内侧上,所述转轴设在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齿形带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光滑面,所述第二表面均匀的设有啮合齿,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前、后链轮啮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齿圈的外圆周开设有凹槽,所述无辐条车轮装置还包括轮胎,所述轮胎套设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无辐条车轮装置还包括轮胎和支撑圈,所述支撑圈设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齿圈两侧对称设有凹面,所述第一接触面设在凹面内,所述第一接触 面的尺寸与凹面相匹配;所述第二接触面上开设有滚子槽,所述滚子槽内均匀的设有多个滚子。
作为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滚子对第二接触面垂直设置,多个所述滚子的长度大于所述滚子槽的深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轴承和双头螺栓,所述滚轮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相应设在通孔内,所述双头螺栓穿设在轴承内,所述双头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包括轮轴和限位轮,所述限位轮设在轮轴的两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圈内壁上开设有滚轮槽,所述限位轮位于滚轮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尘罩和张紧轮,所述防尘罩和张紧轮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防尘罩用于遮盖齿圈、滚轮组件和驱动齿轮;所述张紧轮用于张紧齿形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无辐条结构,通过齿轮轮圈替代辐条,起到支撑和传动的作用。
2、通过设置无辐条的车轮,避免了辐条损坏维修麻烦的问题,避免了坐在行驶中的双座自行车后座的乘客脚后跟被辐条卷入导致受伤的隐患发生,同时也避免了行驶过程中长条物件卡进车轮导致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的总装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的无辐条车轮装置和固定装置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的滚轮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无辐条的自行车,包括:轮架1、驱动装置2和无辐条车轮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2设在所述轮架1上。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脚踏曲柄21、前链轮22、后链轮23和驱动齿轮24,所述脚踏曲柄21与前链轮22同轴设在,所述前链轮22与后链轮23之间通过齿形带26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4与后链轮23设在同一转轴2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5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漫步车
- 下一篇:一种改变水面浮体倾角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