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断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7568.X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0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承志;缪世伟;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立焘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4 | 分类号: | F16K3/24;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733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断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断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合成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因反应过程剧烈造成合成反应釜内部急剧升温升压的危险情况,特别是对于具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的物质的合成反应,一旦泄露将对人员及周边环境造成灾难性后果。为解决此问题,可通过间断投料方式使化学合成过程在安全可控的状态下运行,杜绝危险情况的发生。
现有的间断投料方式是在反应釜的进料口设置螺旋投料机构,通过控制螺旋投料机构的启停控制物料投料量。虽然能够起到间断投料的作用,但是,螺旋投料机构始终将反应釜和外部连通,仅通过螺旋投料机构中填塞的物料进行阻隔,密封性和安全性不可靠,不能有效杜绝危险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间断投料密封性和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断投料装置,以提高间断投料装置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断投料装置,包括:
装料腔体,所述装料腔体设置有装料腔和投料口,所述投料口用于与反应釜的进口连通;
加料管,设置于所述装料腔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装料腔连通,用于向所述装料腔中加料;
推料机构,包括推料阀芯,所述推料阀芯沿所述装料腔体的轴线往复移动地密封设置于所述装料腔内,用于将所述装料腔中的物料推入所述反应釜中并可阻隔所述加料管的料口。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还包括投料口密封阀,所述投料口密封阀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所述推料阀芯靠近投料口的一端,所述投料口密封阀与所述推料阀芯之间形成存料间隙,所述存料间隙可正对所述加料管的料口,所述投料口密封阀远离所述推料阀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投料口的外边缘贴合密封。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所述推料机构为液压油缸、气动缸或电动缸。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还包括投料腔体,所述投料腔体设置有投料腔、装料腔连接口和反应釜连接口,所述装料腔连接口与所述投料口密封连接,所述反应釜连接口用于与所述反应釜的进口密封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装料腔体上的推料阀芯锁定机构,用于阻止所述推料阀芯将物料推入所述反应釜中。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所述推料阀芯锁定机构包括:
活塞腔体,设置于所述装料腔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装料腔连通;
活塞,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腔体内;
顶杆,与所述活塞靠近所述装料腔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可密封伸入所述装料腔内,用于阻挡所述推料阀芯沿所述装料腔体的轴线向所述投料口一侧移动;
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顶杆上,且两端分别弹性作用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活塞腔体的内壁上,所述活塞腔体远离所述顶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压力供应源连通的压力介质进口。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所述压力供应源为液压供应源或气压供应源。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安装于所述反应釜上,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反应釜内压力控制所述压力供应源向所述活塞腔体内供应对应所述反应釜压力的压力介质。
优选的,在上述的间断投料装置中,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推料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推料机构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断投料装置中,装料腔体设置有装料腔和投料口,装料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加料管,加料管与装料腔连通,用于向装料腔内加料,投料口用于与反应釜的进口连通;推料机构的推料阀芯沿装料腔体的轴线往复移动密封设置于装料腔内,用于将装料腔中的物料推入反应釜中,并可阻隔加料管的料口。工作时,通过加料管向装料腔体中加料,加料后,通过推料机构驱动推料阀芯将装料腔中加入的物料经投料口推入反应釜中,推料的过程中,推料阀芯将加料管与装料腔隔离,从而阻隔了反应釜与外界,提高了密封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立焘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立焘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7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