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用防盗扣扣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8606.3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8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以杰 |
主分类号: | A47F13/00 | 分类号: | A47F13/00;E05B7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防盗 扣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用防盗扣扣环。
背景技术
防盗扣在很多大型商场、超市用来防止室内商品以不正当的手段被带出,其通常被钉扣在一些服装、皮带和电子用品等价格较高、体积较小、容易被偷盗的商品上。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防盗扣是采用钢针和锁扣件相插配的方式连接,在使用时为了防止防盗扣被轻易摘除,需要把防盗扣直接固定在商品本体上,具体地将钢针穿过商品本体后与其背面的锁扣件连接。但是,有些商品并不适合钢针穿行,就以皮带为例,当防盗扣在与皮带固定时,钢针会强行把皮带体刺穿,这样不仅影响了皮带的美观,而且给顾客的试用带来了麻烦,特别是在皮带体上会留下不可修复的针孔,故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能专门用于皮带与防盗扣之间连接的固定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用防盗扣扣环,有利于皮带和防盗扣的连接藉以避免防盗扣对皮带所造成的永久性破坏同时方便了顾客的试用,有助于优化扣环结构藉以增加扣环与皮带的连接方式,使其适用于各种式样的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皮带用防盗扣扣环,包括扣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环本体为一弯折件,其包括上环部,所述上环部的一端向下折弯有一右环部,在该右环部的一端又折弯有一与上环部对应的下环部,其中,所述的下环部在远离右环部的一端又向上依次折弯有一与右环部对应的左环部和一与上环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的上环部和连接部相配合的一面上分别具有一对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上环部、右环部、下环部和左环部共同围隔成环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扣环本体的材质为金属、塑料或橡胶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扣环本体为片状板型结构,其宽度为1mm~30mm,其厚度为0.1mm~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扣环本体为钢丝结构,其钢丝的直径为0.1mm~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环部和下环部的长度为30mm~8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右环部的高度为0.2mm~3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环部的高度为0~29.8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所述的扣环本体安装在皮带头上,并通过其一侧开设的一对上、下贯通的第一、第二通孔而实现与防盗扣中钢针的插配连接,这样可避免已有技术中由于防盗扣钢针的直接穿行而造成的对皮带的永久性破坏,同时由于防盗扣安装在皮带头的侧面,顾客在试用皮带时也不会因防盗扣的存在而带来任何妨碍;其次,通过更换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的扣板本体,可适用于各种式样的皮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应用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扣环本体、11.上环部、111.第一通孔、12.右环部、13.下环部、14.左环部、15.连接部、151.第二通孔、16.环孔;2.锁扣件、21.钢针;3.皮带头。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用防盗扣扣环,包括扣环本体1,所述的扣环本体1为一弯折件,其包括上环部11,所述上环部11的一端向下折弯有一右环部12,在该右环部12的一端又折弯有一与上环部11对应的下环部13,其中,所述的下环部13在远离右环部12的一端又向上依次折弯有一与右环部12对应的左环部14和一与上环部11配合的连接部15,所述的上环部11和连接部15相配合的一面上分别具有一对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51,所述的上环部11、右环部12、下环部13和左环部14共同围隔成环孔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以杰,未经林以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8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围巾挂架
- 下一篇:一种湍流电积方法和配套装置及模块化拓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