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真空导入的玻璃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9972.0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0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荣霞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70/48;B29C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 导入 玻璃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TM——树脂传递模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真空导入的玻璃钢模具。
背景技术
RTM的基本原理是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铺放到闭模的模腔内,用正负压将树脂胶液注入模腔,浸透玻纤增强材料,然后固化,脱模成型制品,目前的模具没有固定支架将其固定支撑,造成模腔变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树脂浸透不完全,存在干布,不能做出合格产品,费时费力,而且浪费材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导入的玻璃钢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下固定架、圆弧架、下模模具、内模腔、定位点、上模模具、抽气孔、锁模抽气孔、注胶孔、上固定架、加固钢架、密封胶条,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上固定设置有下模模具,下模模具和上模模具之间通过定位点和密封胶条抽负压固定连接在一起,上模模具上压装设置有上固定架,下模模具下方设置有下固定架,下模模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内模腔,模具的两侧法兰边上设置有定位点,两个定位点设置在模的两个长边法兰中心,上模模具的底部四周设置有两条密封胶条,两条密封胶条一条在法兰外侧另一条在法兰内侧,模具的法兰中心位置设置有抽气孔,上模模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抽气孔,模具的法兰一侧设置有锁模抽气孔,上模模具的法兰内侧上设置有注胶孔,上固定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固钢架,此处的加固钢架为矩形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下固定架上设置有圆弧架,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固钢架,此处的加固钢架为矩形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RTM为闭模操作,不污染环境,不损害工人健康,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少,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下模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上模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上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下固定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固定架1、圆弧架1.1、下模模具2、内模腔2.1、定位点2.2、上模模具3、抽气孔3.1、锁模抽气孔3.2、注胶孔3.3、上固定架4、加固钢架4.1、密封胶条5。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下固定架1、圆弧架1.1、下模模具2、内模腔2.1、定位点2.2、上模模具3、抽气孔3.1、锁模抽气孔3.2、注胶孔3.3、上固定架4、加固钢架4.1、密封胶条5,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上固定设置有下模模具2,下模模具2和上模模具3之间通过定位点2.2和密封胶条5抽负压固定连接在一起,上模模具3上压装设置有上固定架4,下模模具2下方设置有下固定架1。
请参见附图2,下模模具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内模腔2.1,下模模具2的两侧法兰上各设置有一个定位点2.2,两个定位点2.2设置在下模模具2的模具法兰中心,定位点2.2用于固定上模模具3和下模模具2,使二者紧密连接,下模模具2中的内模腔2.1形成模腔。
请参见附图3,上模模具3的底部四周设置有两条密封胶条5,两条密封胶条一条在法兰外侧另一条在法兰内侧,模具的法兰中心位置设置有抽气孔,上模模具(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抽气孔(3.1),上模模具3的一侧设置有锁模抽气孔3.2,用于吸出上模模具3和下模模具2之间的密封胶条5内的气体,从而使上模模具3和下模模具2连接的更紧固,上模模具3的另一侧边角上设置有注胶孔3.3,用于向内模腔内注入树脂。
请参见附图4,上固定架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固钢架4.1,此处的加固钢架4.1为矩形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
请参见附图5,下固定架1上设置有圆弧架1.1,起到托住固定下模模具2的作用,下固定架1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固钢架,此处的加固钢架为矩形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
所述的下固定架1、上固定架4为钢管焊接而成,起支撑作用,因抽气孔3.1的吸出作用,下固定架1和上固定架4本身的重力可防止中间的内模腔2.1塌陷。
工作原理:将上模模具3放置在下模模具2上,通过下模模具2上的定位点2.2和上模模具3四周的密封胶条5,使两者固定,通过上模模具3上的锁模抽气孔3.2吸出两道密封胶条5之间的气体,从而使上模模具3和下模模具2连接更紧密,将树脂通过注胶孔3.3注入到下模模具2上的内模腔2.1内,通过上模模具3上的抽气孔3.1吸出内模腔2.1内的多余树脂和空气。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荣霞,未经赵荣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9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