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硬管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0108.2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0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管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硬管管夹。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上有很多制动硬管,因此需要有固定制动硬管的管夹。目前汽车通常使用的制动硬管的规格为Φ4.76mm,随着ESC安全系统在汽车上配备越来越广泛,ESC控制单元对制动液流量要求更大,制动硬管规格一般为Φ6mm。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有无ESC系统两种配置,需要开发两种规格的管夹,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制动硬管管夹,能固定不同规格的制动硬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制动硬管管夹,用于固定不同规格的制动硬管,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壁、第二固定壁和第三固定壁,第三固定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壁、第二固定壁的一端相连,制动硬管管夹还包括夹持部和支撑部;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第一夹持片一端与第一固定壁的自由端相连;第二夹持片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壁的自由端相连;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第一支撑片一端与第一固定壁的中部相连;第二支撑片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壁的中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持片与第二夹持片对称布置,使夹持部呈倒八字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对称布置,使支撑部呈倒八字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固定壁内侧中部设有一个止退槽;止退槽呈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止退槽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第一支撑片的末端相对于止退槽的第一内壁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支撑片的末端相对于止退槽的第二内壁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分别与止退槽的第一内壁、第二内壁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夹持部与支撑部具有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夹持部与支撑部配合,固定较小规格的制动硬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夹持部与支撑部、止退槽配合,固定较大规格的制动硬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三固定壁外侧中部设有卡扣,卡扣与设置在汽车上的卡槽配合,使制动硬管管夹固定在汽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动硬管管夹的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可固定不同规格的制动硬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硬管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制动硬管管夹与较小规格硬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制动硬管管夹与较大规格硬管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制动硬管管夹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制动硬管管夹10用于固定不同规格的制动硬管,包括固定支架11,固定支架11包括第一固定壁13、第二固定壁15和第三固定壁17,第三固定壁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壁13、第二固定壁15的一端相连,第三固定壁17的外侧中部设有卡扣43,卡扣43与设置在汽车上的卡槽配合,使制动硬管管夹固定在汽车上。制动硬管管夹还包括夹持部21和支撑部31。夹持部21和支撑部31具有弹性。
第三固定壁17内侧中部设置有一止退槽41。止退槽41包括第一内壁411和第二内壁413,略呈梯形。
夹持部21包括第一夹持片23和第二夹持片25;第一夹持片23与第二夹持片25对称布置,使夹持部21略呈倒八字型。第一夹持片23一端与第一固定壁13的自由端相连;第二夹持片25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壁15的自由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0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