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波瓣宽度和共模抑制特性的宽带差分多偶极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0200.9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孔永丹;肖兴慰;罗宇;褚庆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12;H01Q1/38;H01Q1/48;H01Q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稳定 宽度 抑制 特性 宽带 差分多 偶极子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分宽带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稳定波瓣宽度和共模抑制特性的宽带差分多偶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各不相同,比如2G工作在1710–1920MHZ频段,3G工作在1880–2170MHZ频段,而4G却在2300–2400MHZ、2570–2690MHZ频段。为了同时满足不同通信系统的需求,基站天线须同时覆盖1710–2690MHZ频段。此外,无信通信系统对射频器件的小型化、高集成度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当前,射频电路大都采用差分技术来传输信号,大部分的射频前端器件都可以直接集成到收发器芯片上。然而作为射频前端电路的重要器件,大多数天线却被设计成单端口器件,不能直接与差分器件集成,而需要额外采用巴伦把差分天线转换为单端口信号再馈入天线。巴伦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了独立器件的数量,从而增加了负荷,另一方面会造成损耗,使天线的性能降低。采用差分馈电的天线将天线由单端口形式改为双端口形式,直接把差分信号馈进天线的两个端口,从而不需要另加巴伦。差分天线可以直接与差分电路集成,不需要使用巴伦,而且还天然具有共模抑制的特性,这样既提高了天线性能,又减轻了负荷。
2013年,Qing-Xin Chu,Yu Luo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发表题为“A Broadband Unidirectional Multi-Dipole Antenna WithVery Stable Beamwidth”的文章中,使用传统的单端口天线设计方法,采用微带线馈电方式,通过在两个倾斜为50度的介质面上印制一对长偶极子与一对短偶极子,实现了宽阻抗带宽和稳定方向图。但由于该天线不是差分馈电,所以不能直接和射频电路相连,因而也没有共模抑制特性。
2015年,Qing-Xin Chu,Yu Luo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发表题为“Oriental Crown-Shaped Differentially Fed Dual-Polarized Multidipole Antenna”的文章中,利用两个差分馈电端口,实现了超宽频带双极化,与传统的单端口天线相比,该差分天线在整个频带内实现了很好的辐射方向图和良好的增益。
在现代基站天线中,不仅需要很宽的带宽,而且需要有稳定的辐射方向图,以便能在宽频带内实现信号在蜂窝网络中的均匀覆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单端口基站天线辐射不能抑制共模以及基站天线不易于射频电路相连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波瓣宽度和共模抑制特性的宽带差分多偶极子天线,它具有宽阻抗带宽、稳定波瓣宽度、良好的共模抑制特性,能够满足小型化,低成本,易与差分电路集成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具有稳定波瓣宽度和共模抑制特性的宽带差分多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三介质基板1c、位于所述第三介质基板1c下方的接地板5、以及位于所述第三介质基板1c与所述接地板5之间的第一同轴线3a和第二同轴线3b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三介质基板1c的第一支撑板4a和第二支撑板4b、位于所述第三介质基板1c上方左右两侧的对称倾斜设置的第一介质基板1a和第二介质基板1b;
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a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共面带状线7a、第一长偶极子8a以及第一短偶极子9a,所述第二介质基板1b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二共面带状线7、第二长偶极子8b以及第二短偶极子9b;所述第三介质基板1c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三共面带状线7c、第一金属板12a、第二金属板12b,所述第三介质基板1c的上侧面设置有微带线11;
其中,所述第一长偶极子8a、所述第二长偶极子8b、所述第一短偶极子9a、所述第二短偶极子9b构成的多偶极子天线,用于完成天线信号的发射或接收;而所述第三共面带状线7c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共面带状线7a、所述第二共面带状线7b相连,同时,所述第一共面带状线7a、所述第二共面带状线7b、所述第三共面带状线7c以及所述第一同轴线3a、所述第二同轴线3b、所述第一金属板12a、所述第二金属板12b组成所述宽带差分多偶极子天线的馈电部分,用于完成天线的馈电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a和所述第二介质基板1b与所述第三介质基板1c的倾斜角度分别为正、负54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0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波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