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炉的炉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0493.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沈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惠文美炉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1;F24B1/1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炉的炉体结构,属于柴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柴炉包括炉膛,炉膛的入口都是平行于地面地开设于炉体壁上,当使用长柴类燃料时,需要人手扶持或用托架支承长燃料,边燃烧边手扶或托架支承,不但费时费力不便,而且长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中断掉落一段燃料,导致长燃料不能连续不断进行燃烧。
另外,长燃料需要完全晒透后才能充分燃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应长、短不一的燃料一边燃烧一边进料且燃料燃烧充分的柴炉的炉体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柴炉的炉体结构,包括柴斗、炉具本体、位于炉具本体中部的炉膛和位于炉具本体下部的灰膛,炉膛与灰膛之间隔设有炉栅,其改进点在于:所述柴斗整体呈上倾状,柴斗的置入段固设于炉膛内,柴斗的延伸段露出炉膛入口并伸出炉具本体之外。
上述柴斗与炉具本体的底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80°。
当上述夹角小于10°角时,添料不方便,添料后,边燃烧边进料会不顺畅,长燃料易翻落,且不便于观察炉膛内部的燃烧情况;当上述夹角大于80°角时,烟火易外喷,降低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倾、加长设计的柴斗伸出炉具本体之外,便于观察炉膛内部燃烧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柴斗可供添加长短不一的木柴类、竹条类、树枝类等燃料,尤为方便添加及支撑长燃料,长燃料可露于柴斗之外,长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够不间断进料,外露的长燃料逐渐移入柴斗内,长燃料前端不断进入炉膛直至长燃料整段完整燃烧,燃烧过程中的长燃料不易翻落;加长设计柴斗在燃料过程中其内部空间形成了高温,有利于还未开始燃烧的这部分长燃料在进入炉膛前得到充分烘干,而经烘干过的长燃料其燃烧则更充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
一种柴炉的炉体结构,包括柴斗2、炉具本体1、位于炉具本体1中部的炉膛11和位于炉具本体1下部的灰膛12,炉膛11与灰膛12之间隔设有炉栅3,其改进点在于:所述柴斗2整体呈上倾状,柴斗2的置入段固设于炉膛11内,柴斗2的延伸段露出炉膛入口110并伸出炉具本体1之外。
柴斗2与炉具本体1的底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80°。
灰膛12内活动设置有积灰抽屉4,积灰抽屉4外接有拉手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大铁锅7安装于灶身6的灶面上,往柴斗2内搁置长、短木柴类或长、短竹条类或长、短树枝类等燃料,点火开始燃烧,炉膛11内形成的火源上延至燃烧室(位于炉具本体1的上部,未标示),以给位于灶身6内的大铁锅7底部加热,大铁锅7煮的米饭别有一番风味。
本柴炉也可以供其他烹饪锅加热。
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生物质燃料、炭进行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惠文美炉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惠文美炉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0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