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电机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0882.3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5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桦;罗应涛;卢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广州市攀森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1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水冷 电机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电机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用水冷电机壳的生产领域,主要的工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内壳和外壳两体焊接的方法,该工艺方法需要分别铸造内壳和外壳,然后分别机械加工,在内壳上加工出螺旋水道,然后再整体焊接,费工费时,效率低下,成本高,并且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焊缝漏水。另一种是预埋铜管或不锈钢管嵌铸在电机壳内部的方法,该工艺的弊端是水道与本体材质不同,导热系数和膨胀系数均不同,且嵌铸后无法形成一体,导致水冷机壳的散热性能差,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水冷电机的要求。
目前在电机壳加工企业中,都是采用人工或机器人氩弧焊焊接工艺,但是该产品为中空式水循环冷却方式,一是对气密性要求较高,一般为:0.8mpa,10min;二是焊接面要求平整顺滑无凸起、夹渣、气泡、咬边、缩松等缺陷。人工或机器人氩弧焊过程中,必须对毛坯件及辅助件打坡口后进行焊接。目前工艺为:机加工毛坯焊接前焊接面并打坡口—辅助工件(盖板)加工并打坡口—清洗焊接对接面—焊接(人工焊接)—机加工焊接后焊接面—测试气密性—(转后续加工工序到成品入库)。
上述焊接工艺在具体实施时,主要存在一下缺陷:(1)成型差,有裂纹,气孔,烧穿,未焊透,夹渣;(2)需要大量辅助材料,如:焊条(焊丝),保护气体,清洗剂等;(3)安全隐患的存在,如:起弧飞溅,有害烟尘吸入,对接面力学性能差局断裂;(4)现场多次周转,生产效率低下,致生产成本上升。以上缺点由于焊接技术人员技能高低不同,设备辅材质量差异而不可避免产生,使其产品不能100%的满足技术要求,且存在运行后的漏水风险。
由于环保方面的要求,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支持和发展,使其该产品发展空间较大,今年产量增幅较大,为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需要对该类产品焊接工艺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电机机壳,该电机机壳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用于电机降温,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有效防止相邻水道之间漏水情况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电机机壳,包括电机外壳,在电机外壳内部设有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道为螺旋水道,所述的螺旋水道的水道出水口和水道进水口均位于电机机壳的外侧,其中水道进水口与螺旋水道相切,水道出水口与螺旋水道垂直,在电机机壳外表面设有水道槽,所述的水道槽的长度与电机机壳轴线方向一致,水道槽的底部设有与螺旋水道圈数一致的孔,每个孔与螺旋水道连通,水道槽与盖板配合。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电机外壳两侧设有连接用的连接法兰,在电机外壳侧面设有固定座和接线盒。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螺旋水道的螺旋圈数为3-4圈。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水道槽位于电机外壳外侧表面,并且水道槽与水道出水口和水道进水口的开口方向背离。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水道槽、水道出水口和水道进水口之间的相位夹角为1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外壳内部采用螺旋水道进行电机散热,螺旋水道中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电机外壳表面,与冷却水系统形成一个闭循环,从而实现快速散热,同时螺旋水道上设置与之相连通的水道槽,方便螺旋水道铸造时排除砂芯,水道槽与盖板配合,有效防止相邻水道之间漏水情况的发生。该电机机壳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用于电机降温,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水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盖板与水道槽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性检测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广州市攀森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广州市攀森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0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