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的机床清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1682.X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5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金福旺金属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机床 清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新型的机床清扫装置,涉及机床清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各种机械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机床是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专利号203863424U的专利技术方案中采用吹气管、吹气嘴、气压泵等装置,利用气压泵产生的气体吹走机床加工遗留下来的废屑,在清理过程中,被清理的废屑去向不确定,并且废屑在被吹离机床后,还需要人工二次清扫,甚至容易被吹到机床缝隙里,对机床造成影响。
然而机床不论加工何种材料,使用时总会产生较多废屑,部分掉落在地面上,部分卡在机床槽和导轨中,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还为生产过程带来了危险和不便。不论何种机床都会产生废屑,而机床的废屑清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床清扫装置,采用两个毛刷和集尘板清理收集机床上的废屑,然后处理掉,避免了废屑对生产过程的影响;采用PLC电路控制单元对机械臂和清扫机进行控制,在每次加工结束后自动清理加工残留的废屑,避免了人工清理的麻烦;采用机械臂和转轴组成传动系统,可以实现清扫机朝各个方向的移动,简单智能,高效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导轨,导轨外套接有清扫机进给箱;清扫机进给箱一侧安装有电机;清扫机进给箱内部为PLC控制单元;清扫机进给箱下方安装有第一机械臂;第一机械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二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下方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清扫机;清扫机内部安装有集尘斗;清扫机下方安装有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之间是集尘板。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为尼龙材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导轨上刻有位置标记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用集尘板和两个可以反向旋转的尼龙材质毛刷清理收集机床上的废屑,清理高效彻底;2、PLC电路控制单元对电机、机械臂和清扫机进行控制,控制清扫器的位置和工作,在每次加工结束后自动清理加工残留的废屑,避免了人工清理的麻烦;3、传动系统由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转轴组成,可以驱动清扫机朝各个方向的移动,实现车床的全方位清扫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的机床清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的机床清扫装置的上半部示意图;
图3是新型的机床清扫装置的下半部示意图;
图4是新型的机床清扫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导轨;2、清扫机进给箱;3、电机;4、PLC控制单元;5、第一机械臂;6、第一转轴;7、第二机械臂;8、第二转轴;9、清扫机;10、集尘斗;11、第一毛刷;12、第二毛刷;13、集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4所示,包括导轨1,导轨1外套接有清扫机进给箱2;清扫机进给箱一侧安装有电机3;清扫机进给箱2内部为PLC控制单元4;清扫机进给箱2下方安装有第一机械臂5;第一机械臂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6连接有第二机械臂7;第二机械臂7下方通过第二转轴8连接有清扫机9;清扫机9内部安装有集尘斗10;清扫机9下方安装有第一毛刷11、第二毛刷12;第一毛刷11和第二毛刷12之间是集尘板13;第一毛刷11和第二毛刷12为尼龙材质;导轨1上刻有位置标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金福旺金属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肇庆金福旺金属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1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盲人探路仪
- 下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路面可行度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