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安全门的互锁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3097.3 | 申请日: | 201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瑜;罗嘉辉;周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4 | 分类号: | B29C45/8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安全门 互锁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机门的安全装置,特别用于注塑机的模具区域,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注射成型机模具区域的活动防护装置均采用活动安全门的形式,包括前安全门和后安全门,其中操作侧为前安全门,操作者可直接观察到其是否处于安全可控的开闭状态,而后安全门位于反操作侧,操作者无法直接观察到后安全门处的状态,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受监控的人为或非人为开闭,影响生产,导致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危害人身安全,故注塑机在生产过程中,后安全门需要固定锁紧,常见采用皮箱扣等锁扣装置,但不具备联锁保护功能。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便捷、使用安全、并具备联锁功能的注塑机安全门的互锁防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机安全门的互锁防护装置,包括注塑机主体和活动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安全门上设置锁紧元件;所述注塑机主体上设有销孔以及接近开关;所述销孔相对锁紧元件设置。
所述的锁紧元件为复位分度销。
所述的销孔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的第一销孔与接近开关连接。
所述的两个销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均开设于限位板上。
所述的接近开关和限位板设置于固定板上。
所述的锁紧元件可插入式连接于第一销孔或第二销孔内;所述第一销孔为活动安全门完全关闭的位置。
所述的第二销孔位于活动安全门未完全关闭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复位式分度销作为后安全门的锁紧元件,当活动安全门处于关门到底状态时,操作者需要一只手握住拉手,另一只手将分度销往外拉,方可将活动安全门打开;关闭活动安全门时,操作者同样需要双手操作才能完成关门操作,当操作者进入危险区域作业,活动安全门意外关闭,复位式分度销的插销将会卡入位置二的销孔,此时活动安全门未关到底,相关电气、液压联锁装置仍处于保护状态,有效保护操作者的人生安全。当操作者关门到底,则复位式分度销的插销卡入位置一的销孔,并通过接近开关检测插销是否到位,确保活动安全门锁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注塑机主体,2为活动安全门,3为锁紧元件,4为接近开关,5为第一销孔,6为第二销孔,7为限位板,8为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注塑机安全门的互锁防护装置,包括注塑机主体1和活动安全门2,活动安全门可避免由于模板的合模动作所造成的冲击、挤压、剪切等机械危险。活动安全门2上设置锁紧元件3;注塑机主体1上设有销孔以及接近开关4;销孔相对锁紧元件3设置。锁紧元件3为复位分度销,将其往外拉时,插销同时退出限位板7上的销孔,松开后,插销复位。销孔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销孔5和第二销孔6;第一销孔5与接近开关4连接。两个销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的第一销孔5和第二销孔6均开设于限位板7上。接近开关4和限位板7设置于固定板8上,接近开关4用于检测复位式分度销的插销是否卡入限位板7的销孔。
锁紧元件3可插入式连接于第一销孔5或第二销孔6内;第一销孔5为活动安全门2完全关闭的位置一,用于关门到底的限位和确认。第二销孔6位 于活动安全门2未完全关闭的位置二,用于非人为操作关门时的限位保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3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