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宽频带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声屏障单元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6506.5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7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闵鹤群;郭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宽频 穿孔 吸声 屏障 单元 | ||
1.基于宽频带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声体和隔声背板(5),吸声体包括微穿孔面板(1)及不等深度腔体组(4);所述的隔声背板(5)包括背面板(51)和上下两个侧面板(52),隔声背板(5)左右两侧采用封头板(8)进行封闭;所述的不等深度腔体组(4)排列在隔声背板(5)的背面板(51)之上,不等深度腔体组(4)开口侧面向微穿孔面板(1),不等深度腔体组(4)最深的腔体底部与隔声背板(5)通过铆钉连接,深度不足之处采用垫块(7)进行补足;所述的不等深度腔体组(4)包括多个周期,每个周期内的子腔体数量大于2个,相邻子腔体深度不相等,不等深度腔体组(4)并联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频带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头板(8)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隔声背板(5)左右两侧,以封闭保护吸声体,所述的微穿孔面板(1)压覆在不等深度腔体组(4)的开口侧并紧密触及,并保持微穿孔面板(1)的表面平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频带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不等深度腔体组(4)横向水平放置到隔声背板(5)之上时,在隔声背板(5)上增设短加强筋(3)和长加强筋(6),所述的短加强筋(3)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竖直的固定在背面板(51)之上,将隔声背板(5)均匀的分成三段空腔;所述的长加强筋(6)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平行的固定在侧面板(52)上,所述的短加强筋(3)和长加强筋(6)与隔声背板(5)组成稳定的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频带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穿孔面板(1)的板厚为0.2~1.2mm,穿孔直径为0.1~1.2mm,穿孔率为0.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宽频带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微穿孔面板(1)的穿孔直径大于0.5mm时,在微穿孔面板(1)及不等深度腔体组(4)之间增设无纺布(2),所述的无纺布(2)平整压附在不等深度腔体组(4)的开口侧并全部覆盖,所述的微穿孔面板(1)压覆在无纺布(2)之上,并与不等深度腔体组(4)的开口侧紧密触及,保持微穿孔面板(1)的表面平整;所述的无纺布(2)克重为10~5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65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