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体表循环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7952.8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5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海;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海;吴丹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F7/1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体表 循环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简易体表循环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发热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反应,而高于39℃的发热会使基础代谢率增高、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呼吸频率加快等从而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发生障碍。降温治疗措施已被证实具有抑制炎症、器官保护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发热、心肺复苏术后、创伤等患者。目前降温治疗的措施有很多,包括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措施是临床降温治疗采取的主要措施,其主要是通过增加机体与环境间的温差(传导散热)、气压差(蒸发散热)、空气流速(对流散热)实现的,临床用于发热患者的体表物理降温措施包括冷水浴、大血管处(颈部、腹股沟和腋下)冰袋或冰块外敷、降温毯、降温服以及使用温水擦拭并持续电扇扇风等。其中冰袋外敷大血管处和降温毯是我们临床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它的优点是经济方便,但由于冰块硬度高、有棱角、凹凸不平、与体表接触面积小、不易固定,易冻伤,护理人员需频繁更换等,大大影响了临床降温效果。虽然现在临床已开发许多降温仪,但价格均较昂贵和体积庞大,难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与人体接触充分、易于固定、降温快速持久、制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的简易体表循环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简易体表循环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藏有降温液体的保温箱、降温袋和连接于保温箱、降温袋之间的进、出水管,保温箱的出水端设置有可调速微型抽水泵,可调速微型抽水泵通过出水管连接降温袋,通过可调速微型抽水泵将降温液体经出水管抽入到降温袋中,再经过降温袋回流到保温箱,使降温液体循环流动,大幅度的提高降温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的出水端设置有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外接有温度显示器和警报器,通过温度探测器时刻监控保温箱内水温情况,若保温箱内的降温液体温度大于5℃,则警报器提示更换箱内降温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的侧部设置有与进水管对应的进水口,与出水管对应的出水口,进、出水口呈高低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速微型抽水泵固定在保温箱的侧部,采用24V交流电,流量范畴100-240ml/min,根据降温效果随时调整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袋包括水囊和魔术贴固定带,魔术贴固定带呈长条形,水囊设置有容魔术贴固定带穿过的通孔,或是在水囊的两端分别固定一魔术贴固定带。
进一步地,进水管上设置有多通道分流器一,进水管通过多通道分流器一和相应的分流水管一并联连接多路降温袋。
进一步地,出水管上设置有多通道分流器二,出水管通过多通道分流器二和相应的分流水管二并联连接多路保温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储藏有降温液体的保温箱、降温袋之间连接进、出水管,并在保温箱的出水端设置可调速微型抽水泵,可调速微型抽水泵通过出水管连接降温袋,通过可调速微型抽水泵将降温液体经出水管抽入到降温袋中,再经过降温袋回流到保温箱,使降温液体循环流动,通过应用良好保温效果的保温箱可保证箱内液体长时间维持在0℃,持续降温效果好,且减轻护理人员反复更换的繁琐工序,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箱的进、出水管口呈高低设计,有利于回路的水充分混合热交换,结合温度探测器实施监控出水端水温,持续降温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微型抽水泵来精准调节降温速度及降温目标;降温袋设有魔术贴固定带,可保证水囊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有利于弥散和对流两种方式的热交换,提升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保温箱 1-1、进水口 1-2、出水口 2、降温袋 2-1、水囊 2-2、魔术贴固定带 3、进水管 4、出水管 5、可调速微型抽水泵 6、温度显示器和警报器 7、多通道分流器一 8、多通道分流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海;吴丹,未经张云海;吴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7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蓄电池储能设备及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动车组太阳能充电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