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9091.7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6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连潇;连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森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4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城理市污水处理的有厌氧活性污泥法和好氧性污泥法工艺技术。
应用中存在的主要效果缺陷:①厌氧汚泥床(包括厌氧汚泥床布水器和三项分离器)构筑物比表面积利用率低,水流路径短路、污泥流失严重,导致处理效率不理想。②好氧活性污泥法曝气表现氧转换率低,能耗高、水下管网设备维护困难。③射流曝气器噪音大,对环境的有影响
造成效果缺陷的技术缺陷:①现有厌氧汚泥床布水器结构多采用的是井字形或十字形,这种结构的布水器通常固定安装在构筑物底部,只能用于固定方向的布水;三项分离只能提供正三角形截面的水、气、泥的三项分离;②好氧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是压缩空气与常压污水的混合方式导致氧转换率低的缺陷;③射流曝气器空气进气截面设计气不合理,噪音大,忽略对环境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厌氧汚泥床:①污水和污泥在构筑物中的比表面积利用率,②解决三相分离器水流短路、污泥流失问题;
(2)氧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的氧转换率,降低设备能耗的问题;
(3)射流曝气器噪音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池、上流式厌氧污泥池、第二调节池、 溶气水发生器、静音射流曝气器、曝气池和沉淀池,沉淀池还通过废水回流通道连接到溶气水发生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上部分为腹式三相分离器,下半部分为脉喷旋流布水器,第一调节池依次经过脉喷旋流布水器和腹式三相分离器与第二调节池连接。
所述脉喷旋流布水器包括环形配水管,所述环形配水管与第一调节池连接,所述环形配水管上沿其周向连接有多个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配水管之间连通,布水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布水孔,每个布水管上均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布水管中水流的通断,所述控制阀设置在配水管的出水口与布水管的进水口之间;所述布水孔上均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在布水管上倾斜设置,喷嘴孔口相对于布水管平面斜向下呈一定的角度,且各布水管上的喷嘴朝向为统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所述布水管远离配水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环形支架上。
所述腹式三相分离器包括构筑物、设置在构筑物内的倒置式锥筒形挡泥锥和固液分离器,所述挡泥锥上端为封闭结构,下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挡泥锥下端沿其周向固定在构筑物内壁,挡泥锥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导流孔和多个污泥回流孔,挡泥锥上端设置有一排气口,所述固液分离器位于挡泥锥下端开口处的中心位置;所述固液分离器为圆形结构,其横截面为纺锤形;所述构筑物上方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溢流槽,所述溢流槽连通出水口;所述多个导流孔设置在挡泥锥的腰部位置,沿挡泥锥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多个污泥回流孔设置在挡泥锥下部,沿挡泥锥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排气口连接有压力控制阀。
所述溶气水发生器,包括罐体,罐体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空气释放装置,每个压缩空气释放装置的压缩空气释放方向延长线与该压缩空气释放装置所在罐体位置的切线的夹角均为30~60°;每个压缩空气释放装置是水平 的或向溶气水出口侧倾斜的设置;所述压缩空气释放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述压缩空气释放装置为沿一个根预定的螺旋线不等均匀设置布置,该螺旋线与所述罐体所要形成的溶气水涡流相匹配,压缩空气释放装置的空气释放方向为在罐体的径向上对称或均匀设置;所述两个压缩空气释放装置均为超微孔喷射器。
所述静音射流曝气器包括喷头气水混合室,气水混合室位于喷头下方,气水混合室的下方设置有与气水混合室连通的喉管,所述喉管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结构;所述气水混合室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结构;所述喷头和气水混合室外侧包裹有消声装置。
所述消声装置包括上消声器和下消声器,上消声器和下消声器共用一个外壳;上消声器设置在外壳上半部分,包括上空气通道,所述上空气通道中设置有上消音室,上空气通道的空气入口设置有多孔板,上消音室与上空气通道的分界面均为多孔板,上空气通道的空气入口与大气连通,上空气通道的出口与气水混合室连通;下消声器设置在外壳下半部分,包括下空气通道,所述下空气通道中设置有下消音室,下空气通道的空气入口设置有多孔板,下消音室与下空气通道的分界面均为多孔板,下空气通道的空气入口与大气连通,下空气通道的出口与气水混合室连通;下消音室与气水混合室之间间隔有多孔板。
本实用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森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森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9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导电磁干扰接收机的建模方法
- 下一篇:漏电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