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床体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9171.2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7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白爱平;马建伦;武瑞;徐有和;刘振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上湾热电厂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2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雪,李翔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 床床 流化床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床体及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炉膛里把燃料控制在特殊的流化状态下燃烧产生蒸汽的设备,其是在鼓泡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炉型,且在炉膛出口加装了气固物料分离器。被烟气携带排出炉膛的细小固体颗粒,经分离器分离后,再送回炉内循环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炉膛(又称之为快速流化床)、气固物料分离器、固体物料再循环设备等组成,上述部件形成了一个固体物料循环回路。第二部分为对流烟道,布置有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与其它常规锅炉相近。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的燃烧主要在炉膛中完成,而炉膛温度一般都会要求控制在850~950℃之间,因此需要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设置测温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基本采用热电偶插入炉膛进行测温。然而,由于受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部床料的冲刷,热电偶磨损严重,使得热电偶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床体,能够使得设置在该床体上的热电偶免受下落床料的冲刷,提供高了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床体,包括炉膛壁、由所述炉膛壁围合形成的炉膛以及热电偶,所述热电偶包括工作元件,所述循环流化床床体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安装于所述炉膛壁,并且向所述炉膛延伸,所述工作元件伸入所述保护套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延伸至所述工作元件的端部或者延伸超过所述工作元件的所述端部。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靠近所述端部一侧的开口倾斜,以使部分所述工作元件裸露。
优选地,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炉膛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轴线与所述炉膛壁所在平面的夹角为25~35°
优选地,所述工作元件伸入所述炉膛内的深度为120~162mm。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热电偶包括保护管和法兰,所述保护管、所述法兰和所述工作元件依次连接,所述保护套安装于所述炉膛壁的内侧,所述热电偶通过所述法兰固定在所述炉膛壁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上述循环流化床床体。
通过在炉膛壁上安装所述保护套,然后使得所述工作元件伸入所述保护套的内部,能够使得伸入所述炉膛的所述工作元件在所述保护套的保护下,避开了下落床料的冲刷,另外,所述保护套还能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避免了所述炉膛的高温对所述热电偶的直接烘烤,与此同时,还大大减少了氧化性气氛与所述热电偶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所述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由于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循环流化床床体,因此,提高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循环流化床床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出的循环流化床床体中的所述热电偶的所述工作元件伸入所述保护套时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保护套111法兰
11热电偶112工作元件
20炉膛113端部
21炉膛壁200底部
100开口
110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上湾热电厂,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上湾热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9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