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脱氮除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9172.7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涛;黄守斌;张华;潘正道;陈兆林;郝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金水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电厂 循环 冷却 污水 系统 | ||
1.一种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剂混合槽、复合生物滤池、絮凝混合槽和活性砂滤池;所述的药剂混合槽分别与除氧剂加药系统和碳源加药系统相连,药剂混合槽的出口通过复合生物滤池进水管与复合生物滤池相连;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的出口通过复合生物滤池出水管与絮凝混合槽相连,复合生物滤池内自上而下设置有火山岩颗粒滤料层、沸石滤料层和卵石承托层,所述的火山岩颗粒滤料层与复合生物滤池曝气管相连,所述的沸石滤料层与卵石承托层的相接处与复合生物滤池反冲进气管相连,所述的卵石承托层与复合生物滤池进水管相连;所述的絮凝混合槽与混凝剂加药系统相连,絮凝混合槽的进口与复合生物滤池出水管相连,复合生物滤池出水管同时与复合生物滤池反冲排水管相连,絮凝混合槽的出口通过砂滤进水管与活性砂滤池相连;所述的活性砂滤池内自上而下设置有石英砂填充层和砂滤池卵石垫层,石英砂填充层的上部与砂滤反冲出水管相连,砂滤池卵石垫层的下部与砂滤反冲进水管相连,活性砂滤池的顶部出口与砂滤出水管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的主体为柱体,柱体的高径比为(6-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的火山岩颗粒滤料层中,火山岩的粒径为3-5mm,密度为1200-1300kg/m3,比表面积为10-15m3/kg,填充空隙率为50%-60%,填充密度为800-850kg/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的沸石滤料层中,沸石滤料的粒径为4-8mm,空隙率35%,沸石滤料的含水率为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的卵石承托层中,卵石粒径为16-32mm、8-16mm和4-8mm三种,三种卵石粒径的卵石自下而上填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中,所述的卵石承托层、沸石滤料层、火山岩颗粒滤料层的填充体积比为1:2:(3-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活性砂滤池的石英砂填充层中,采用天然石英砂滤料,天然石英砂滤料粒径为1.2~2.0mm,不均匀系数<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金水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金水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91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漆废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