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头枕的转动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9602.5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4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姜杰;汤国均;乐明;陆备峰;於汉辉;朱军伟;韩志峰;陈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岱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2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转动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座椅头枕的转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210153491.4名称为《一种带拉线能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拉线能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它包括左耳盖板、右耳盖板、触发机构、传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触发机构由连接板、拉线构成,所述连接板的上半部分为平行于右耳盖板的连接固定板,连接板的下半部分为拉线连接板,所述拉线连接板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连接固定板所在平面,所述连接固定板固定在传动轴的右端并位于右耳盖板的右侧,所述拉线的上端固定在拉线连接板上。该发明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通过拉动拉线就能使头枕向后自动折叠,用手操作回复到原位,完成折叠的理想功能;充分考虑的人机工程学,当该发明头枕位于后排座椅上时,座椅折叠的时候,不与前排座椅相干涉,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影响后视的视线,使驾车人更安全可靠。然而,该头枕的拉线使用寿命短,容易损坏,头枕的结构复杂,使用不够方便,因此该头枕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转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座椅头枕的转动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座椅头枕的转动控制结构,包括能嵌置固定在座椅头枕内的枕架,能脱卸式设置于座椅顶部的枕杆,所述枕架能转动地设置在枕杆的顶部横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横轴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块,所述枕架的内壁中能转动地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与第一定位块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的转动中心与转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伸出枕架与第三定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块的顶端顶触在第四定位块的第一支撑面或第二支撑面上,所述第四定位块能转动地设置在顶部横轴上,所述第一支撑面到顶部横轴轴心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撑面到顶部横轴轴心的距离,所述第四定位块的侧部设置有控制第四定位块转动的转动控制装置,所述顶部横轴上套置有能保持枕架向前转动状态的第一扭簧,所述转动轴上套置有能保持第三定位块顶触在第四定位块上的第二扭簧。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四定位块的一侧面连接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能转动地设置在顶部横轴上并能带动第四定位块同步转动,所述控制块与拉绳的一端相固定,当拉动拉绳的另一端时,所述控制块向后转动而使第四定位块的第二支撑面与第三定位块的顶端相顶触,所述第四定位块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经拉绳拉动向后转动后回复到初始位置的复位装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装置可优选为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套置在顶部横轴上,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与枕架侧壁相固定,所述第三扭簧的另一端插入第四定位块的固定孔中而与第四定位块相固定。
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块的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拉绳嵌置在环形凹槽中,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定位螺丝固定在控制块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入枕杆顶部开口而从枕杆的底部延伸出枕杆。
作为改进,所述枕架包括左架体与右架体,所述左架体与右架体的顶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架体的下部可优选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底部设置有当枕架向后转动时能顶触在限位通孔的侧壁上的定位块凸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架体与右架体之间可优选连接有限位横杆,所述限位横杆与右架体相固定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当枕架向前转动时,所述限位块与第一定位块的侧表面相顶触。
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轴上径向可优选插置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顶触在第一插销的杆体上,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嵌置在右枕架的卡槽中。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可优选顶触在第一定位块的凹部上,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顶触在左架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架体的内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相对180°设置的两个扇形凹槽,所述顶部横轴上径向设置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嵌置在两个扇形凹槽中,当枕架向后转动时,所述第二插销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顶触在上部扇形凹槽的上侧壁与下部扇形凹槽的下侧壁上,当枕架向前转动时,所述第二插销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顶触在上部扇形凹槽的下侧壁与下部扇形凹槽的上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岱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岱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9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