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单向流通式免钻分级固井关闭胶塞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0254.3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9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柳进;丰先艳;魏金乾;杨帆;张铁铭;胡可能;汪生平;肖火林;黄志强;霍新;黄辉建;李磊兵;赵坤;贺婵娟;孙守祯;刘迪;李超;王星棋;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6 | 代理人: | 刘培玲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流通 式免钻 分级 关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套管固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单向流通式免钻分级固井关闭胶塞。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免钻分级固井关闭胶塞是实心不可流通的。该实心关闭胶塞通过橡胶皮碗刮拭套管内壁,刚性主体完成碰压关闭分级箍后整体靠自重自由下落。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关闭胶塞的胶塞筒与套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下落过程中的泥浆浮力和管壁摩擦力极易导致其无法下落到底。常常需要下小钻具通井,严重时可能需要扫塞。极大地延长了钻井周期,而且大幅度增加了钻井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单向流通式免钻分级固井关闭胶塞,该装置实现了通过增加关闭胶塞的自重以增大下落的重力,同时将胶塞刚性主体的实心结构改为单流阀结构以减小下落的浮力,从而确保分级固井二级碰压结束后关闭胶塞与关闭塞座能够靠自身重量顺利地下落到底,使用过程安全可靠,缩短钻井周期,减少钻井成本。克服了现有免钻分级固井关闭胶塞存在不能顺利自由下落到底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单向流通式免钻分级固井关闭胶塞,包括刚性主体,刚性主体外侧套装有多个橡胶皮碗,相邻两个橡胶皮碗之间安装有隔离环;刚性主体内部中空,刚性主体顶端连接顶盖,刚性主体内部从上至下安装有加重块、过流底座和过流环,过流环下端设有尼龙球,尼龙球能够坐封在刚性主体底端内壁球座上,顶盖、加重块、过流底座和过流环上均开有过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关闭胶塞的自重以增大下落的重力,同时将胶塞刚性主体的实心结构改为单流阀结构以减小下落的浮力,从而确保分级固井二级碰压结束后关闭胶塞与关闭塞座能够靠自身重量顺利地下落到底,使用过程安全可靠,缩短钻井周期,减少钻井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单向流通式免钻分级固井关闭胶塞,包括刚性主体1,刚性主体1外侧套装有多个橡胶皮碗2,相邻两个橡胶皮碗2之间安装有隔离环3,橡胶皮碗2用于刮拭套管内壁,提高注水泥顶替效率。刚性主体1内部中空,刚性主体1顶端连接顶盖8,刚性主体1内部从上至下安装有加重块7、过流底座6和过流环5,加重块7安装在刚性主体1的内部,主要起增加关闭胶塞整体重力的作用,确保关闭胶塞能更好地靠自重自由下落至井底。过流环5下端设有尼龙球4,尼龙球4能够坐封在刚性主体1底端内壁球座上,顶盖8、加重块7、过流底座6和过流环5上均开有过流通道,尼龙球4、过流环5以及刚性主体1形成一套单流阀系统,能够确保流体单向通过关闭胶塞内部,实现顶替时关闭胶塞起到隔离其上下流体的作用,自由落体时关闭胶塞起到贯通其上下流体降低浮力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0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