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取三防漆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1308.8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温;郑金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清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取 三防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吸取固体尘埃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取三防漆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组装行业,对产品的电子元器件的防腐蚀工作越来越重要。防腐蚀就要用到一些化学物品,靠人工涂抹的话,效率太低,而且涂抹的也不均匀。有一点好处就是没有固体颗粒飘散,造成环境污染,人也不会把粉尘吸入到肺内,引起疾病。靠机器喷涂的话,效率是高,但是三防漆由原来的液体状态,变为了细小的固体状态,加之在气体的带动下,就会到处飘散。散落在机器内的三防漆,最后附着在机械手臂上也会影响定位的精度,散落在外面的三防漆,即污染了空气,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喷涂机上飘散到空气中的三防漆,造成污染环境,危害员工身体健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吸取三防漆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取三防漆的设备,包括离心风机、储存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离心风机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连接辅助装置,所述排气口连接储存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螺旋型机壳、电源连接线、旋转按钮和叶轮,所述吸气口和排气口均开在螺旋型机壳上,所述吸气口开在螺旋型机壳的侧面,所述排气口开在螺旋型机壳的下面,所述叶轮设在螺旋型机壳内,所述螺旋型机壳向外引出设置电源连接线,所述旋转按钮设在螺旋型机壳上,所述排气口处设有一圈安装边,所述安装边与螺旋型机壳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装置为一根管道,或由多根管道拼接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管道采用直管或弯管。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装置采用小型电控柜或桶形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桶形装置包括桶和桶盖,所述桶为上开口,所述桶盖设在开口上,所述桶的侧壁开有多个圆形孔,所述桶内设有隔尘棉,所述桶盖的中心处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离心风机的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低成本,所占空间小,安装简单,放置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桶形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如下:
1离心风机、2储存装置、3辅助装置;
11吸气口、12排气口、13螺旋型机壳、14安装边;
21桶形装置;
31管道;
201桶、202桶盖、203圆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取三防漆的设备,包括离心风机1、储存装置2和辅助装置3,所述离心风机1上设有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吸气口11连接辅助装置3,所述排气口12连接储存装置2。
所述离心风机1包括螺旋型机壳13、电源连接线、旋转按钮和叶轮,所述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均开在螺旋型机壳13上,所述吸气口11开在螺旋型机壳13的侧面,所述排气口12开在螺旋型机壳13的下面,所述叶轮设在螺旋型机壳13内,所述螺旋型机壳13向外引出设置电源连接线,所述旋转按钮设在螺旋型机壳13上,所述排气口12处设有一圈安装边14,所述安装边14与螺旋型机壳13连为一体。离心风机1为0V交流供电,功率为240W。电源连接线接通市电机壳。旋转按钮用来控制离心风机1的启动停止,还可以用来控制离心风机1转动的快慢。
离心风机1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中的空气也随叶轮旋转,空气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四周,汇聚到螺旋形机壳13中。空气在螺旋形机壳13内流向排气孔12的过程中,由于截面不断扩大,速度逐渐变慢,大部分动压转化为静压,最后以一定的压力从排气口12排出。当叶轮中的空气被排除后,叶轮中心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吸气口11外面的空气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吸入叶轮,叶轮不断旋转空气就不断地被压入。显然,离心风机1是通过叶轮的旋转把能量传递给空气,从而达到输送空气的目的。这样就有源源不断地压力吹向储存装置2内,从而把机器内的三防漆带到储存装置2内。
所述辅助装置3为一根管道31,或由多根管道31拼接组成。
所述管道31采用直管或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清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丽清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1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