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床上的多功能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1581.0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3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110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床上 多功能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床上的多功能支撑架。
背景技术
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麻醉设备,为了使麻醉设备的管路适应患者的体位,往往需要将管路架起,目前使用的是一种简易支架,使用时,需要将支架底部插入手术床的床垫下方,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解决管路支撑的问题,但是其稳定性差,如果发生碰撞、牵拉等情况,会使支架掉落。
另外,这种支架功能少,仅能实现管路支撑功能;手术工程中,医生随时可能参考三维彩超报告单等手术资料;此时,需要护士将三维彩超报告单等手术资料举起,供医生观看,因此,增加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并且浪费了手术室内的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手术床上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支撑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床身,其特征在于:床身的床头处下方设置有滑道,滑道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铰接设置有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包括由外套管、中间套管和内管组合而成的伸缩杆,所述外套管的下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外套管的上端外两侧通过第一连接块铰接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中间套管的上端两侧通过第二连接块铰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内管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和外套管的铰接处、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支撑杆的铰接处、以及第二连接块和第二支撑杆的铰接处均设置有锁定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套管表面和内管表面均竖直排布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外套管上端相应于中间套管的定位孔,以及中间套管上端相应于内管的定位孔均设置有高度锁紧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上端的第三支撑杆上设置有夹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方案,所述滑道一端的上方相应于滑块设置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体下方设置滑道,支撑架体通过滑道和滑块的配合与床体固定,结构稳定可靠,不会出现支撑架体脱落的问题;并且通过滑块滑道的配合,可以自由移动支撑架体的位置,便于医务人员的工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架体设置为折叠式结构,不使用时,可折叠收拢于床下,不占用空间;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高度,适应性强,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紧旋钮和高度锁紧钮,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三支撑杆上设置夹子,可在夹子上夹持医生所需要的手术资料,无需护士长时间手举手术资料,降低护士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道上设置滑块的开口,当不使用支撑架体时,还可从开口处将支撑架体取出,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体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体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度锁定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第三支撑杆、2为夹子、3为第二连接块、4为第二支撑杆、5为第一连接块、6为第一支撑杆、7为窗体、8为滑道、9为滑块、10为支撑架体、11为开口、12为外套管、13为高度锁紧钮、14为中间套管、15为锁定旋钮、16为内管、17为定位孔、18为复位弹簧、19为插销、20为拉板、21为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床身,其特征在于:床身的床头处下方设置有滑道8,滑道8内设置有滑块9,滑块9上铰接设置有支撑架体10,所述支撑架体10包括由外套管12、中间套管14和内管16组合而成的伸缩杆,所述外套管12的下端与所述滑块9铰接,所述外套管12的上端外两侧通过第一连接块5铰接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所述中间套管14的上端两侧通过第二连接块3铰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内管16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杆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9和外套管12的铰接处、第一连接块5和第一支撑杆6的铰接处、以及第二连接块3和第二支撑杆4的铰接处均设置有锁定旋钮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套管14表面和内管16表面均竖直排布设置有定位孔17;所述外套管12上端相应于中间套管14的定位孔17,以及中间套管14上端相应于内管16的定位孔17均设置有高度锁紧钮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16上端的第三支撑杆1上设置有夹子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1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电机壳体
- 下一篇:基于GPS的经学习的控制事件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