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1733.7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汪贤宗;廖首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首猜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3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23 | 代理人: | 陈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型 连续 正压 留置 针封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尤指一种可长时间将留置针封管,且可供病人将封管装置套带在手腕上随手携带,防止造成血栓危及病人安全的结构,并可兼作输液或输血用。
背景技术
按,现有的留置针注射输液后要使用一天以上,但每八小时要预充注射筒,把生理食塩水打入留置针输液口内,防止造成血栓危及病人的安全,所以医护人员在病患使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每八小时必须封管一次,即每天要封管二至三次,并使用二至三支封管预充型注射筒,然而,由于目前医疗院所的医护人员数量厳重不足,常有一个医护人员需要照顾20床以上病人的过量工作量发生,医护人员需要频繁地确认是否已经封管,因此而使医护人员増加人力负担,且増加病人负担封管预充型注射筒的费用,实有待改良。
再者,目前一般病人所使用的点滴,都是利用重力原理进行注射,因此其使用上,注射液必需利用点滴架加以吊高,此种点滴型态虽然沿革已久,且使用者最为普遍,但其实际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点,其中所述的点滴架,由于高度及体积厖大而携带不易,导致病人行动受到厳重限制,无论对于病人的如厕、走动、散步、拿取物品等等动作,均造成不便,甚者,当病人所在的就医环境发生意外(如地震、火灾、水灾等)时,点滴架显然更成为病人逃离现场的最大负担,亦有待改良。
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留置针封管及点滴架的结构,其使用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发明人希望能开发出一种可长时间输液封管且方便携带、又具安全性的正压留置针封管结构,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其留置针输液完毕后,可马上连接已处于备用状态的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而可连续16小时不间断输液,故不会造成血栓而可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可套带在手腕上随手携带,使病人可自由随意走动,方便又安全。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由于其输液时间可长达16小时,可大幅减轻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负担,并可降低病人负担封管预充型注射筒的费用。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其正压筒内的液体填充可经由独立免针加药装置直接充入并使正压筒装置内的弹簧暂时锁住其推送弹力,等液体充满正压筒装置后再予释放正压筒装置内的弹性作用力,故加药时几乎毫无阻力,故可快速充入药液。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所实行的技术内容为,该装置包括:一推送装置,包括有一推送压板、一卡止接头及一拉杆;该推送压板前端紧密地套设活塞,该推送压板向后延伸设一卡止接头,用以转动卡止,该卡止接头与拉杆螺合,以拉动推送压板及活塞;一弹簧,该弹簧一端顶持在推送压板,另一端顶持在输液筒盖的内底面;一正压筒装置,包括有一输液筒、一活塞及一输液筒盖;该输液筒前端设有一管接头以套接微细管,该微细管连接留置针,该输液筒后端螺合输液筒盖,该活塞套设在该推送压板的前端置于输液筒内,该输液筒盖设一中央穿孔,以穿设卡止接头,该中央穿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止面及限止柱,以供推送装置的卡止接头转动卡止;而藉该拉杆拉向后端拉动推送压板压缩弹簧以储存弹力,再将输液筒盖或卡止接头转动一角度,使卡止接头卡止在输液筒盖的卡止面,而使卡止接头卡止于定位,使活塞置于最后位置不会移动,而可充满液体,输液时,将该输液筒盖或卡止接头转动一角度,使卡止接头脱离卡止的状态并穿过中央穿孔,而使弹簧伸张释放弹力,推送该推送压板及活塞以压缩液体作正压封管或输液、输血。
所述的输液筒在下侧设一具有穿设空间的系结带,以穿设手环带,而将手环带套带在手腕上,可以随手携带。
所述的拉杆在输液中可以拆下,以便随手携带。
所述的输液筒设一免针加药装置。
所述的输液筒设一透气口与一止水夹。
所述的输液筒设一排气口与盖子。
所述的输液筒前端管接头套接微细管后,连设一微量控制阀及一免针加药装置再连接留置针。
所述的微细管为硬细管,其内径为0.001mm至10mm。
所述的输液筒、输液筒盖及活塞的形状可为圆形、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六角形、多角形或适当的形状。
所述的手环带由可卷曲弹片塑钢或塑料或可折叠的厚布材料等制成,并加上扣件或魔鬼毡以调整大小配合病人手腕的粗细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首猜,未经廖首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1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5度CCD转置成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施工现场立体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