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太阳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3037.X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勇;胡晓晖;沈锋;姚正华;刘道宁;孙立文;苏仲良;金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锋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胡晓晖;陆勇;沈锋 |
主分类号: | H02S10/40 | 分类号: | H02S10/40;H02S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太阳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太阳能领域,尤其是一种漂浮太阳能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漂浮太阳能系统由浮桶、金属支架和太阳能面板组成,造价高,施工、检修较困难,限制了水面太阳能电站的发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施工难度小,施工周期短的新型漂浮太阳能系统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漂浮太阳能系统,包括悬浮装置、支架和太阳能面板,所述悬浮装置为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与支架底部由全螺纹FRP筋连接,支架顶部与太阳能面板底面由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呈矩形框架状,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和横边框之间由全螺纹FRP筋连接,沿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间隔设有若干个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卡座一,卡座一和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上沿水平方向设有FRP筋安装孔一,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横边框端部设有卡座二,卡座二和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上沿竖直方向设有FRP筋安装孔二,全螺纹FRP筋设置在FRP筋安装孔一和FRP筋安装孔二内,全螺纹FRP筋两端通过FRP螺母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和横边框之间设有定位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和全螺纹FRP筋表面均设有耐紫外线涂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漂浮太阳能系统具有成本低、耐久性优异、浮力大、安装快捷的特点,便于批量生产、施工,可有效降低漂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建筑周期和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漂浮太阳能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漂浮太阳能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横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纵边框,1-2-横边框,2-全螺纹FRP筋,3-太阳能面板,4-支架,5-连接件,6、卡座一,7-FRP筋安装孔一,8-卡座二,9-FRP筋安装孔二,10-定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漂浮太阳能系统,包括悬浮装置、支架4和太阳能面板3。所述悬浮装置为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与支架4底部由全螺纹FRP筋2连接,支架顶部与太阳能面板3底面由连接件5连接。
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呈矩形框架状,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1-1和横边框1-2之间由全螺纹FRP筋2连接,沿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1-1间隔设有若干个支架4。
所述支架4底部设有卡座一6,卡座一6和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1-1上沿水平方向设有FRP筋安装孔一7,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横边框1-2端部设有卡座二8,卡座二8和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上1-1沿竖直方向设有FRP筋安装孔二9,全螺纹FRP筋2设置在FRP筋安装孔一7和FRP筋安装孔二9内,全螺纹FRP筋2两端通过FRP螺母锁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的纵边框1-1和横边框1-2之间设有定位卡槽10,便于纵边框1-1和横边框1-2安装定位。所述预制轻质复合材料泡沫体和全螺纹FRP筋2表面均设有耐紫外线涂层,以提高太阳能系统的耐老化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锋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胡晓晖;陆勇;沈锋,未经南京锋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胡晓晖;陆勇;沈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3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事故汽车自动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穿戴自供能式安全监测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