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自调节计算机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3557.0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友林;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吴玉玲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节 计算机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显示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自调节计算机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部件,作为输出设备,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显示器的使用性能直接影响使用者使用计算机的舒适度。专利号为:201610103262.X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公开了一种新型带升降机构的计算机显示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脑显示器和显示器底座,在电脑显示器和显示器底座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的显示器底座内设置有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减速器,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显示器底座上固定设置的升降导轨,升降导轨为空心杆,升降导轨内设有螺杆,螺杆一端通过轴承与减速器连接,在升降导轨与螺杆之间设有的升降调整套筒,升降调整套筒一端与螺杆通过螺纹配合,升降调整套筒另一端延伸出升降导轨连接有置调节杆。上述专利存在不足之处:无法实现多角度自动调节,不同人群使用会造成不便,无法根据实际光照强度进行亮度调节,不利于保护眼睛。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面部进行定位,自动进行多角度调节,能够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有助于保护眼睛的显示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自调节计算机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智能自调节计算机显示器,包括固定座、控制器、面部识别器、光强传感器,所述固定座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轴端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上端一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旋转板上端另一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端部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轴端安装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背侧上部安装有所述控制器,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壳体前侧上端中部安装有所述面部识别器,所述壳体前侧上端两侧安装有所述光强传感器。
上述结构中,所述面部识别器能够检测使用者的面部位置,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实现水平角度的调节,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气缸实现高度调节,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实现竖直角度的调节,最终实现多角度调节,使所述显示屏正对使用者的面部,提高使用舒适度,所述光强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光照强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有助于保护眼睛。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性能,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内部,并通过信号线接入所述控制器,所述旋转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轴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性能,所述气缸通过螺栓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板上端一侧,并通过信号线接入所述控制器,所述气缸端部与所述支撑架下部铰接,所述支撑架铰接在所述旋转板另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性能,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端部一侧,并通过信号线接入所述控制器,所述阻尼转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轴端,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阻尼转轴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性能,所述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控制器通过电子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背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性能,所述显示屏镶嵌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面部识别器通过电子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前侧上端中部,所述光强传感器通过电子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前侧上端两侧,所述显示屏、所述面部识别器、所述光强传感器这三者都通过信号线接入所述控制器。
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面部进行定位,自动进行多角度调节,能够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有助于保护眼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自调节计算机显示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自调节计算机显示器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自调节计算机显示器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固定座;2、旋转板;3、壳体;4、显示屏;5、面部识别器;6、光强传感器;7、支撑架;8、气缸;9、控制器;10、第二电机;11、阻尼转轴;12、固定架;13、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3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