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4202.3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4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忠;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炽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C44/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5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发泡 生产 用承料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泡聚丙烯(简称EPP)是一种性能卓越的泡沫塑料,具有强度高、耐化学性好、耐高温、能量吸收优异特性、表面保护特性和隔音性能好、质量轻,可大幅度减轻物品重量;可以自然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被称为"绿色"泡沫,是世界上产量增加最快的通用热塑性材料。目前EPP已在日用品、包装、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军事工业、航天工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快速替代聚氨酯(PU)泡沫塑料、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和聚乙烯烃(PE)泡沫塑料。
现有技术发泡聚丙烯珠粒的生产一般采用釜式瞬间卸料的间歇生产,该方法是物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瞬间从反应釜释放到下一个容器中。由于高压,瞬间释放过程中有很大的冲击力,对反应釜和容器很容易造成劳损,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瞬间卸料,物料表面还未及时冷却就释放到容器中,使发泡聚丙烯珠粒易于变形,聚丙烯发泡不均匀,表观质量难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的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包括罐体、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和下封头分别与罐体的上端和下端密封焊接,上封头设置有进料口、喷水孔和照明孔,上封头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气口;罐体下部侧壁靠近下封头处设置有气动排料口,罐体内部侧壁安装有加热片,罐体和下封头之间设置有狭缝滤网,下封头设置有排水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进料口设置在上封头的上端中部,进料口处安装有进料法兰。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喷水孔连通有高压泵。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照明孔内设置有照明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罐体侧壁开设有人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狭缝滤网的厚度为1mm。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排水口设置在下封头的下端中部,下封头还安装有至少三个支撑脚。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罐体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罐体上还安装有压力表。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排气口为两个,排气口处安装有气动蝶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由于上封头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气口,在上级反应釜卸料时,根据需要打开相应个数的排气口,防止高压物料瞬间释放时在承料罐内形成高压,对反应釜和承料罐造成劳损,减少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由于上封头设置喷水孔,喷水孔连通高压泵后可用于清理罐体内壁的残留物料;
(3)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由于上封头设置照明孔,照明孔内设置有照明灯,方便观察罐体内物料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由于罐体内部侧壁安装有加热片,能够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可以有效减少物料的水分含量,同时可以为下级干燥程序做预热;
(5)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由于罐体和下封头之间设置有狭缝滤网,能够将罐体内物料中的产品和水进行分离;
(6)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由于罐体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能够使操作人员准确得知罐体内部的温度情况,从而对加热片进行精确的调整;
(7)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由于罐体上还安装有压力表,能够使操作人员准确得知罐体内部的压力情况,当罐体内压力出现异常时,操作人员可以打开排气口进行及时降压,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聚丙烯发泡珠粒生产用承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高压泵;2-喷水孔;3-照明孔;4-进料法兰;5-进料口;6-上封头;7-排气口;8-压力表;9-温度传感器;10-罐体;11-加热片;12-气动排料口;13-下封头;14-支撑脚;15-人孔;16-狭缝滤网;17-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炽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炽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4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聚氨酯发泡防漏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冷式发泡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