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5065.5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2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韦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清泉 |
主分类号: | B65D33/25 | 分类号: | B65D3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345 广东省揭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 防水 封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PVC防水袋依靠自身的防水条或者普通封口装置进行封口。在防水袋内盛装的物品多或者重量重时,很容易撑破自身的防水条或者使普通封口装置变得松散,致使盛装的物品倾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以及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包括: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扣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扣末端的第一卡扣突出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卡扣凹陷部与第一卡扣突出部中间的第一卡扣片;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扣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扣末端的第二卡扣突出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卡扣凹陷部与第二卡扣突出部中间的第二卡扣片;上壳体,一侧设有用于让所述第一卡扣凹陷部穿入的第一卡扣孔,并在所述第一卡扣孔中设有第一卡扣轴,另一侧设有用于让所述第二卡扣凹陷部穿入的第二卡扣孔,并在所述第二卡扣孔中设有第二卡扣轴,所述第一卡扣孔以及第二卡扣孔设置为左右对称;下壳体,具有与所述上壳体相对应的形状,一侧设有用于让所述第一卡扣凹陷部穿入的第三卡扣孔,并在所述第三卡扣孔中设有第三卡扣轴,另一侧设有用于让所述第二卡扣凹陷部穿入的第四卡扣孔,并在所述第四卡扣孔中设有第四卡扣轴,所述第三卡扣孔以及第四卡扣孔设置为左右对称,而且所述第三卡扣孔与所述第一卡扣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卡扣孔与所述第二卡扣孔的位置相对应;以及锁定片,用于锁住所述第一卡扣突出部以及第二卡扣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还包括:第一内固定片,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卡扣孔与第二卡扣孔之间,且设有第一内固定片孔以及第一按压脚,用于固定防水袋;锁定片孔,位于所述第一内固定片孔之间,用于让所述锁定片穿入并上下滑动;以及V形凸筋,位于所述上壳体下部。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还包括:第二内固定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三卡扣孔与第四卡扣孔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内固定片位置对应,并设有第二内固定片孔以及第二按压脚,用于固定防水袋;以及V形凹槽,位于所述下壳体下部,且与所述V形凸筋互相咬合,用于增加防水袋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锁定片还包括:锁定片脚;锁定片下端;以及锁定片上端,宽度大于所述锁定片下端,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卡扣突出部以及第二卡扣突出部。
优选地,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卡扣轴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三卡扣轴一致,且位置对应;以及所述第二卡扣轴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四卡扣轴一致,且位置对应。
优选地,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1或所述下壳体2设有挂孔25,在所述挂孔25设有挂绳挂钩6。
本实用新型利用卡扣装置增强了防水袋的密封性与使用安全性,适合于批量生产以及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的第一卡扣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的第二卡扣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的上壳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的下壳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的锁定片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的使用状态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双保险防水袋封口装置的挂绳挂钩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壳体2:下壳体
3:第一卡扣4:第二卡扣
5:锁定片6:挂绳挂钩
11:第一卡扣孔 12:第二卡扣孔
13:第一内固定片 14:锁定片孔
15:V形凸筋21:第三卡扣孔
22:第四卡扣孔 23:第二内固定片
24:V形凹槽25:挂孔
31:第一卡扣凹陷部 32:第一卡扣突出部
33:第一卡扣片 41:第二卡扣凹陷部
42:第二卡扣突出部 43:第二卡扣片
51:锁定片脚 52:锁定片上端
53:锁定片下端 111:第一卡扣轴
121:第二卡扣轴131:第一内固定片孔
132:第一按压脚211:第三卡扣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清泉,未经韦清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5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社区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接口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密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