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煤层采煤机牵引与摇臂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5456.7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强;暴玉森;金丹华;郭岱;胡滔;王振乾;胡璟;宋振;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1/02 | 分类号: | E21C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4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采煤 牵引 摇臂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牵引与摇臂的连接结构,属于采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向矮机身化发展,采煤机牵引与摇臂的连接变的越来越紧凑,随着薄煤层高效开采的需求,采煤机牵引与摇臂的紧凑型连接的可靠性变得更为关键。薄煤层采煤机高效开采时,现有的牵引与摇臂的连接问题有:设计空间小,油缸设计支撑裕度小容易因挤煤或硬干涉受到侧向力损坏密封、缸筒等;同时,牵引、摇臂连接耳尺寸小强度低,根部应力高,尤其是在根部圆角因摆动空间需求被局部加工出直角时,容易出现折断、断裂。针对紧凑型连接油缸可靠性低的问题,业者在密封的选型、缸筒内孔与活塞杆的耐磨性等作了改进工作;针对牵引与摇臂的连接耳强度低的问题,业内在紧凑的空间壳体设计时局部增大了圆角,减小了理论应力。然而对于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在矮机身状态下运行,煤、矸石挤压等造成有的油缸密封与缸筒或油缸密封与活塞杆出现适应能力不足导致的异常损伤,最终导致漏油等问题;对于牵引、摇臂的连接耳应力,往往由于摆动空间需要,圆角出现加工尖角导致连接耳应力集中出现断裂;上述大量的技术措施仍不能很好的解决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油缸、壳体连接耳的连接问题。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牵引与摇臂的连接可靠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薄煤层采煤机的大功率化与矮机身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牵引与摇臂的连接结构,设置优化的间隙空间,可避免油缸内部支撑的异常受力,提高牵引与摇臂连接油缸的可靠性;可保证牵引、摇臂连接耳处于低应力状态,大大提高连接耳的可靠性,从而提高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牵引与摇臂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牵引与摇臂的连接结构,包括牵引1、摇臂2、外主销3、内主销4、前销5、油缸6、后销7;外主销3与内主销4分别于采空侧与煤壁侧处同轴状固定连接牵引1与摇臂2,油缸6分别通过前销5与后销7于底部位置固设连接摇臂2与牵引1,牵引1的连接耳处设置有牵引刀检面8,摇臂2的连接耳处设置有摇臂刀检面9;摇臂主连接耳插入牵引主连接耳槽并且各对应连接耳端面轴向间隙相等,该轴向间隙为0.4-0.6mm,牵引外端面15与摇臂外端面25初始状态处于同一平面,油缸前套69与前销5的径向间隙为0.08-0.10mm,油缸后套68与后销7的径向间隙为0.08-0.10mm;摇臂主连接耳插入牵引主连接耳槽;当摇臂主连接耳的一个端面与牵引主连接耳槽的对应端面贴紧时,摇臂该主连接耳的另一端面与牵引主连接耳槽对应端面轴向间隙为0.8-1.2mm,此时牵引外端面15与摇臂外端面25处于相近的两个平面,油缸6由于支撑力的作用沿轴向作小角度偏斜,油缸前套69与前销5、油缸后套68与后销7间隙均为正值;在摇臂2与牵引1产生相对轴向窜动时,油缸6均不出现轴向憋卡,并且油缸能在小范围内作自适应调整。
进一步的,牵引刀检面8包括牵引偏置刀检面81、牵引重合刀检面82,牵引偏置刀检面81为牵引内凹壳体理论表面偏置一定距离后的平行面,牵引重合刀检面82为牵引外凸壳体理论表面的重合面,通过刀检的方式保证牵引偏置刀检面内及牵引重合刀检面外的空间是有效的;摇臂刀检面9包括摇臂偏置刀检面91、摇臂重合刀检面92,摇臂偏置刀检面91为摇臂内凹壳体理论表面偏置一定距离后的平行面,摇臂重合刀检面92为摇臂外凸壳体理论表面的重合面,通过刀检的方式保证摇臂偏置刀检面内及摇臂重合刀检面外的空间是有效的;牵引偏置刀检面81与摇臂重合刀检面92间,摇臂偏置刀检面91与牵引重合刀检面82间,各自形成一定的间隙,保证摇臂相对牵引的正常摆动上、下极限位置均不出现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5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采煤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效致裂的二氧化碳致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