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冲击成孔做桩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5590.7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曹小骥;曹摩西;曹荣夏;余有存;薛迪胜;史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26 | 分类号: | E02D7/26;E02D5/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冲击 成孔做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振动冲击成孔做桩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用海需求日益增大,围填海造地成为各地拓展发展空间、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围填海造地后作为工程建设,基础加固及桩基础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的基础工程。目前,在围填海造地后的工程建设用地上进行桩基础施工的设备与方法主要有:
(1)冲击锤法。该方法设备简单,但施工效率很低,且需要泥浆护壁和泥浆排渣,泥浆污染大;
(2)全套管回转钻机法。该方法设备投入大,施工效率低、费用大;
(3)大旋挖钻机法。该方法设备投入大,施工效率低、设备损耗费用大;
(4)双动力气动潜孔锤凿岩钻机。该方法设备投入大,施工成本高、费用大,尘土污染大。
我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60988.6公开了一种打桩机,驱动装置驱动卷扬机,从而驱动锤头上升,而后任其沿锤座的导杆下落而打桩,以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该装置的施工方法设备较为简单,但是施工效率很低且需要泥浆护壁和泥浆排渣,泥浆污染大。
在围填海造地上打桩施工是很不容易的,且存在设备投入大、施工效率低、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费用低、效率高、无环境污染的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振动冲击成孔做桩的装置,通过将振动与冲击两种不同打桩方式相结合以及对内外套管的设置与使用,能容易的在抛石回填层、卵石层等复杂地层成孔做桩,且施工费用低、效率高、无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振动冲击成孔做桩的方法,包括中孔式振动冲击锤、中孔式夹桩器、冲击双套管和履带或步履桩架,其特征在于:冲击双套管包括冲击外套管和冲击内套管,冲击内套管套设在冲击外套管内,且冲击外套管和冲击内套管之间留有间隙,冲击内套管底部设有实心锥体。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所用装置组合结构简单可行,其优点在于施工费用低、效率高、无环境污染,操作简便且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孔式振动冲击锤 2.中孔式夹桩器 3.冲击内套管 4.冲击外套管 5.桩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方法的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所述的一种振动冲击成孔做桩的装置,包括中孔式振动冲击锤、中孔式夹桩器、冲击双套管和履带或步履桩架,其特征在于:冲击双套管包括冲击外套管和冲击内套管,冲击内套管套设在冲击外套管内,且冲击外套管和冲击内套管之间留有间隙,冲击内套管底部设有实心锥体,其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a.连接中孔式振动冲击锤和中孔式夹桩器,并将它们装置在桩架上;
b.将冲击内管套在冲击外套管里;
c.将套在一起的冲击双套管上端吊起喂进中孔式夹桩器里,并用夹桩器同时夹住内外套管;
d.移动桩架、对准桩位、调整垂直度;
e.开启振动冲击锤,通过振动冲击作用使内外冲击套管下沉到标高位置;
f.停止振动冲击,松开夹桩器,开启卷扬机将冲击内管从外管里上拔出;
g.在外管内插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
h.下移中孔式振动冲击锤,中孔式夹桩器夹抱住冲击外套管,开启振动冲击锤,使冲击外套管在振动状态下被上拔,直至全部拔出,完成混凝土灌注桩的做成;同时冲击外套管在上拔出时又重新使冲击内套管与冲击外套管套在一起。
所述的振动冲击装置也能用于在卵石层成孔做桩。
所述的振动冲击装置也能用于回填土层地基加固改良,可在外管里灌注碎石,通过振动冲击挤密回填土和碎石达到密实回填层的作用。
所述的振动冲击装置是在抛石回填层、卵石层等复杂地层高效率、低成本的成孔做桩的方法,还能结合长螺旋钻机、旋挖钻机等在成孔护壁的外套管里做更深层的长桩,所做的桩包括灌注桩和埋入式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5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管桩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底投放石料的工程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