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6042.6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4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陈楠;吴平平;张素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指 功能 康复训练 装置 | ||
1.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托撑待康复患者手掌的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旁侧设置有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整体呈手掌状结构布置;
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包括远指支撑单元、近指支撑单元及第一连杆单元,待康复患者的四指(A)分别放置在远指支撑单元、近指支撑单元上,所述第一连杆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使远指支撑单元及近指支撑单元呈现相对转动动作;
所述大拇指康复机构包括大拇指支撑单元及第二连杆单元,待康复患者的大拇指(B)放置在大拇指支撑单元内,所述第二连杆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动大拇指支撑单元呈现转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指支撑单元及近指支撑单元包括远指支撑套(21)及近指支撑套(22),待康复患者的四指(A)分别穿置在远指支撑套(21)、近指支撑套(22)内,第一连杆单元分别连接远指支撑套(21)、近指支撑套(22),所述大拇指支撑单元包括大拇指支撑套(31),待康复患者的大拇指(B)穿置在大拇指支撑套(31)内,第二连杆单元连接大拇指支撑套(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指支撑单元及近指支撑单元包括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待康复患者的四指(A)分别搭设在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上,第一连杆单元分别连接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之间铰接,所述大拇指支撑单元包括大拇指挡板(31’),待康复患者的大拇指(B)搭设在大拇指挡板(31’)上,第二连杆单元连接大拇指挡板(3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单元包括与远指支撑单元铰接的第一连杆(23)及与近指支撑单元铰接的第二连杆(24),第一连杆(23)的另一端与支架(10)上的滑动块(12)铰接,滑动块(12)与支架(10)构成滑动配合,第二连杆(24)的另一端与驱动滑套(40)铰接,第一连杆(23)的杆身中段与第二连杆(24)的杆身中段铰接,驱动滑套(40)滑动设置在支架(10)下方设置的支撑杆(11)上,驱动滑套(40)沿着支撑杆(11)杆长方向滑动并连动第一连杆(23)及第二连杆(24)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指支撑单元上设置有滑轨(211)与滑块(212)构成沿远指支撑单元长度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23)的一端与滑块(21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单元包括与大拇指支撑单元铰接的第三连杆(32),所述第三连杆(32)的另一端与驱动滑套(40)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3)包括第一、第二杆段(231、232),第一杆段(231)与第二杆段(23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311),第二杆段(23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孔(2311),所述第二连杆(24)包括第一、第二连杆段(241、242),第一连杆段(241)与第二连杆段(24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411),第二连杆段(24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孔(24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32)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段(321、322),第一连接杆段(321)与第一连接杆段(32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通孔(3211),第一连接杆段(32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通孔(32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2)上设置有锁紧螺母(213),所述锁紧螺母(213)的杆端与滑轨(211)抵靠或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呈套筒状结构,支架(10)的筒状外壁设置有供第一、第二连杆单元穿过的开口(51),所述驱动滑套(40)上设置有支耳与连杆(41)的一端铰接,连杆(41)的另一端与曲柄(42)铰接,曲柄(42)与手柄杆(43)或者电机转轴连接,手柄杆(43)或者电机驱动曲柄(42)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6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发内置无线手机充电装置
- 下一篇:反射镜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