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储能系统中的热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6107.7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滕乐天;刘锋;肖宇;牛萌;赵鹏程;杜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29 | 分类号: | H01M8/04029;H01M8/0432;H01M8/04701;H01M8/04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储能 系统 中的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量转化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储能系统中的热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可作为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载体,从可再生能源到氢气再通过氢发电子系统发电,即氢储能。该氢储能具有如下诸多优点:1)氢储能系统电解水过程是绿色能源到绿色能源的循环,具有可持续性;2)储能密度高,可达13000Wh/kg以上,约为锂电池的100倍;3)寿命长,适合长时间存储,无自放电。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 102534646 A公开了风力发电制氢储能供氢和后备发电装置。该技术以风能作为基础能源,利用风力发电机发电,将多余电能通过中高压电解水制氢机生产中高压氢气,再将氢气充入可承受同样压强的储氢罐内,必要时,可将储存罐内的氢气作为反向能源,通过氢发电装置转换为电能。
上述技术的实施,风能实现了从基础发电到制氢的二次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兼顾了氢气的反向利用,具有了氢气再次转化电能的可行性,从而一方面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省去了原本所必须的耗资最多的蓄电池系统,另一方面在实现全天候后备发电的同时,还能额外提供用户急需的燃料氢气。
在上述技术实施时,中高压电解水制氢、储氢罐储氢、氢气发电均会释放热量,而在储氢罐释放氢气时则需要外界供热,但是上述技术并未对释放的热量加以有效利用,更未从氢储能系统角度去综合利用制氢、储氢和氢发电各子系统释放的热量,导致整个氢储能系统热量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氢储能系统中热量利用率低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热量利用率高、氢储能系统稳定的氢储能系统中的热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控制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制氢装置、储氢装置和氢发电装置,还包括,
第一冷介质循环装置,用于提供第一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一冷介质,所述第一冷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制氢装置相连接;
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用于提供第二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二冷介质,所述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氢发电装置相连接;
第三冷介质循环装置,用于提供第三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三冷介质,所述第三冷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储氢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介质循环装置为由至少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储液箱、第一换热器、第四循环泵、及第一循环泵组成的闭合回路,所述制氢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以使所述制氢装置中的电解质通过第五循环泵与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第一冷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发生热交换;
所述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为由至少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储液箱、所述氢发电装置、第二循环泵、及节温器组成的闭合回路,所述氢发电装置与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第二冷介质发生热交换;
所述第三冷介质循环装置为由至少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储液箱、第三储液箱、第三循环泵及第一循环泵组成的闭合回路,在储氢过程中所述储氢装置与所述第三储液箱中的第三冷介质发生热交换,在释氢过程中所述储氢装置与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吸热后的第一冷介质和/或第三冷介质发生热交换。
所述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换热器和散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节温器和所述散热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空压机,与所述氢发电装置相连接;
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储氢装置与所述氢发电装置之间,以过滤氢气中的杂质;
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箱内、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所述氢发电装置之间的换热管道内、连接所述氢发电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换热管道内;
检测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控制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冷介质循环装置,用于提供第一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一冷介质,所述第一冷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制氢装置相连接;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用于提供第二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二冷介质,所述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氢发电装置相连接;第三冷介质循环装置,用于提供第三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三冷介质,所述第三冷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储氢装置相连接。整个热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多个循环装置对制氢、储氢和氢发电各子系统的热量供求关系进行调控,提高了氢储能系统的热量利用率,保证了氢储能系统的稳定有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6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路灯灯泡
- 下一篇:LED灯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