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6604.7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生;谷小兵;张若雨;赵宇明;张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吸收塔 | ||
1.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一塔体,塔体的左下方侧壁设有一烟气入口,顶部设有一烟气出口,在该烟气入口与该烟气出口之间水平布置一喷淋层和一位于该喷淋层下方的湍流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湍流层从左侧至右侧分成至少三个区域,每一区域由若干湍流管栅装置布满,所述湍流管栅装置包括至少两层水平布置的管列,每层管列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管;每一区域的湍流管栅装置的管间距相等,中间区域的湍流管栅装置的管间距最小,至两侧区域湍流管栅装置的管间距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为合金圆管,直径为Φ45~Φ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的湍流管栅装置的管间距为所述合金圆管直径的0.5-1.0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相邻层的管列层间距为所述合金圆管直径的0.5~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层的单层管列的孔隙率为0.3~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包括3~5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从中间区域至两侧区域,湍流管栅装置的管间距依次增大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层距离烟气入口2~4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管栅装置的一管列的管与其相邻管列的管相互平行布置或交错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管栅装置通过焊接、螺栓或支架与所述塔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66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状态数据追踪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芯净化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