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级单吸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6858.9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6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3 | 分类号: | F04D29/043;F04D13/06;F04D29/04;F04D29/20;F04D29/22;F04D2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5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级单吸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级单吸离心泵。
背景技术
水泵行业中,单级单吸离心泵以及目前众多生产厂家各自开发生产的单级单吸离心泵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泵体1与泵盖4沿轴向对接形成叶轮3的工作腔体,叶轮3套装于泵轴8上,通过轴套5和叶轮螺母2进行轴向定位,轴套5通过泵轴8轴肩轴向定位,机械密封6安装于泵轴8上,且定位于轴套5的端面上,联轴器9安装于电机轴上,通过紧定螺钉10将联轴器9固定于电机上(未标示),泵轴8与联轴器9通过螺钉7进行联接与传动。
如图1所示,泵轴与联轴器为两件单独的零件,是单独加工而成,泵轴与联轴器通过止口配合,配合止口不可避免地存在加工误差,也就是说泵轴中心线与联轴器的中心线从微观上说是不在同一轴线上的。轴套通过轴肩进行轴向定位,叶轮套装于泵轴上,通过与轴套端面及叶轮螺母进行轴向定位,因泵轴与联轴器的装配关系,从而导致装配在泵轴上的叶轮与轴套的中线也与联轴器中心线也不在同一轴线上。这样的话,因加工零件轴、叶轮、轴套等的累积位置公差值,再加上因泵轴与联轴器的分段结构容易在运行时存在径向绕度,可能会造成叶轮与泵位置的局部偏磨,从而造成叶轮与泵体的间隙增大,降低了容积效率,从而降低了整个机组的效率值。
现有的单级单吸离心泵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如图1所示,叶轮由轴套螺母进行轴向定位,轴套螺母由止动垫圈防止反转,泵轴没有进行防止水进入的结构设计与措施,轴套螺母的螺纹一直是与水接触,长时间会引起螺纹的失效,不利于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单级单吸离心泵,其零部件少,使得装配累积误差小、对中准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效避免泵轴进水和轴套螺母松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级单吸离心泵,包括泵轴,其前端套装有叶轮,叶轮通过轴套和叶轮螺母轴向固定,叶轮位于由泵体和泵盖轴向对接形成的叶轮工作室内,泵轴后端与驱动电机轴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泵轴为阶梯轴,后端加粗,加粗段钻有轴向盲孔,泵轴通过后端的盲孔内径与所述驱动电机轴配合键连接。
如此可实现零部件少,使得装配累积误差小、对中准确。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完善结构实现避免泵轴进水和轴套螺母松动:
在泵轴和叶轮螺母之间设有锁紧丝套11,所述的叶轮螺母2′与叶轮4′接触面上开有凹槽设有“O”形密封圈1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加工工艺性好:泵轴上安装叶轮、安装机械密封以及安装轴套的位置处的尺寸及端面定位尺寸都是一次加工而成,易于保证各尺寸的加工精度和形位公差,加工工艺性好;
2.运行安全可靠性强:将原结构的“轴与联轴器”整体设计为一个零件,取消了用紧定螺钉来进行连接传动,利于电动机轴与泵轴之间的传动联接,使传动更加可靠、稳定;
3能降低成本:利于减少原材料及降低加工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典型的单级单吸离心泵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级单吸离心泵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传动轴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实施例的叶轮部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指代:1-泵体,2-叶轮螺母,3-叶轮,4-泵盖,5-轴套,6-机械密封,7-联轴节螺钉,8-泵轴,9-联轴器,10-紧定螺钉,11-锁紧丝套,12-“O”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2、图3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级单吸离心泵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单级单吸离心泵实施例,包括泵轴8,其前端套装有叶轮3,叶轮通过轴套5和叶轮螺母2轴向固定,叶轮3位于由泵体1和泵盖4轴向对接形成的叶轮工作室内,泵轴8后端与驱动电机轴连接,具体为:泵轴8为阶梯轴,后端加粗,加粗段钻有轴向盲孔,泵轴通过后端的盲孔内径与驱动电机轴配合键连接。
在泵轴8和叶轮螺母2之间设有锁紧丝套11,在叶轮螺母2与叶轮3的接触面上开有凹槽设有“O”形密封圈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6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水玻璃输送泵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