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污水提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6921.9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云;杨光;陈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5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污水 提升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全自动污水提升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提升设备一般由两台潜水排污泵、一个集水箱、两过滤装置以及管道、阀门、液位计和电气控制装置组成,通过集水箱收集低于下水道或远离市政排污管道的污水,将其提升后送到城市排污管道中。
包括一集水箱1、两潜水排污泵2、两过滤装置3、一进水管路4和一出水管路5;二台潜水排污泵放置在集水箱中,进水管路、出水管路都连接在过滤装置上,过滤装置与潜水排污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潜水排污泵固定在集水箱的底部,潜水排污泵的进水口朝下。污水通过进水管后分二条支管进入各自逆止阀、过滤装置再进入集水箱。
在平时,集水箱的水位未达到预定高度时,潜水排污泵不工作;当集水箱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其中一台泵启动,污水从泵的出口通过过滤装置进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此时进水管道的逆止阀关闭,出水管道的逆止阀打开,这样污水就输送到市政排污系统中。当这台泵停止另一台启动时,工作原理同上。此种设备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包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外形美观的全自动污水提升设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污水提升设备,包括一集水箱1、两潜水排污泵2、两过滤装置3、一进水管路4和一出水管路5;所述的进水管路、出水管路都连接在过滤装置上,过滤装置与潜水排污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潜水排污泵固定在集水箱的底部,潜水排污泵的进水口朝下;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水管路5结构为:主出水管的一端经过三通接头分为对称布置的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所述三通接头为一上方管壁开有孔的粗管13,粗管两端对称接有大小头异径管10的大头端,粗管13或大小头异径管中放置有直径大于粗管13上方管壁所开孔直径以及大小头异径管10的小头端内径的塑料球9,大小头异径管10的小头端接左出水管或右出水管。
所述的左出水管或右出水管由弯头11和直管12连接而成,弯头11的另一端接所述的大小头异径管的小头端,直管12的另一端为法兰,连接到所述的过滤装置3上。
所述主出水管8的另一端经法兰接一调节阀7。
工作过程:当左边泵启动时,污水推动塑料球9向右运动,堵住右出水管,这样污水只能向上流动,通过调节阀7进入城市排污系统;同理,右边泵启动,塑料球9堵住左出水管,污水同样只能向上流动,通过调节阀7进入城市排污系统。
所述的进水管路4结构为:主进水管14的一端分为左进水管和右进水管,所述的左进水管和右进水管的进口端为喇叭端17和21,喇叭端内放置有直径大于喇叭端小端内径的塑料球22,喇叭端大端接一直管,直管口设有横杆23防止塑料球22掉出。
所述的设有横杆23的直管接过滤装置3上。
所述的进水管路、出水管路都连接在过滤装置上,过滤装置与潜水排污泵通过管道连接,潜水排污泵固定在集水箱的底部。
所述的过滤装置、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由不锈钢管或塑料管焊接而成。
所述的集水箱内还设置有液位计放置,集水箱外设置有电气控制装置。
工作过程:
在平时,集水箱的水位未达到预定高度时,潜水排污泵不工作,污水从进水管分别经两个过滤器、两台潜水排污泵的出水口、潜水排污泵的进水口进入到集水箱内;当集水箱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其中一台泵启动,集水箱内的污水从该台潜水排污泵朝下的进水口进入泵内,再从泵的出水口通过过滤装置进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此时进水管道的逆止阀关闭,出水管道的逆止阀打开,这样污水就输送到市政排污系统中。
设置两台潜水排污泵是为了让它们轮流工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外观美观而且质量容易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污水提升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旋转;
图3是图1中出水管路5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进水管路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指代:
1—集水箱 2—潜水排污泵 3—过滤装置 4—进水管路
5—出水管路 6—液位计 7—调节阀 8—主出水管
9—塑料球 10—异径管(大小头) 11—弯头 12—直管
13—中间直管 14—主进水管 15—直管 16—弯头
17—异径管(大小头) 18—塑料球 19—横杆 20—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69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机斗齿(BJ‑101)
- 下一篇:挖掘机斗齿(BJ‑135)